“哇,這外面太漂亮了”,出艙視頻來了
據央視新聞客戶端消息,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北京時間2021年7月4日8時11分,航天員劉伯明成功開啓天和核心艙節點艙出艙艙門,截至11時02分,航天員劉伯明、湯洪波身着中國自主研製的新一代“飛天”艙外航天服,已先後從天和核心艙節點艙成功出艙,並已完成在機械臂上安裝腳限位器和艙外工作臺等工作,後續將在機械臂支持下,相互配合開展空間站艙外有關設備組裝等作業。期間,在艙內的航天員聶海勝配合支持兩名出艙航天員開展艙外操作。
“這外邊太漂亮了!”航天員出艙視頻曝光(來源:本站)
▲劉伯明感嘆:哇,這外面太漂亮了。視頻自央視新聞
這也是繼神舟七號飛行乘組順利完成出艙任務後,時隔13年,中國航天員再次執行出艙任務。這次出艙,空間站的機械臂首次配合航天員共同執行任務。
━━━━━
130公斤航天服,進入只需5分鐘
據介紹,新一代“飛天”艙外航天服經改進後,能滿足身高1.6米到1.8米的人穿着,還能根據航天員的體型進行調整;雖重達130公斤,但穿脫方便快捷。
━━━━━
三名航天員都有哪些任務?
在這次出艙任務中,三名航天員都有哪些任務?彼此之間又是如何分工的呢?一起來了解一下!
太空出艙三位航天員如何分工(來源:視頻綜合)
三名航天員,分工明確!
此次航天員出艙活動,三名航天員都有明確分工。
出艙的兩名航天員,一人要爲機械臂安裝上臂支架,包括腳限位器、工具臺等,隨後藉助機械臂進行移動。另一名航天員藉助艙壁上安裝的扶手,爬行一段距離到作業點進行輔助工作,其間還要進行一次應急返回驗證。
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選訓室主任 王焰磊:因爲航天員在艙外做一些作業任務的時候一旦出現緊急情況,那麼航天員必須要快速、緊急返回到氣閘艙裡邊,然後用我們艙載的應急供氧來保證生命安全,所以也要做這方面的驗證。
此次出艙活動的另一項重要工作,就是進行艙外全景攝像機的擡升。
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選訓室主任 王焰磊:事先,攝像機由於發射的外暴露的限制,把攝像機安裝在了一個比較低的位置,它的視場角還是有限的,入軌之後,航天員根據任務需要,需要擴展攝像機的視角來監視整個艙外的情況,需要航天員去把這些攝像機安裝一個支架,架得更高一點。
艙內航天員:操作控制機械臂
兩名航天員出艙過程中,艙內航天員需要對機械臂進行操作,雖然地面人員也可以對機械臂進行大範圍轉移,但在有航天員站在機械臂上的時候,艙內航天員可以更直觀的對機械臂位置進行觀察,更能與艙外航天員進行直接交流。
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選訓室主任 王焰磊:那麼這個時候呢,因爲我們地面的監控手段是有限的,所以需要艙內的航天員和艙外的航天員之間通過話音溝通,包括艙內的航天員通過仿真軟件和他看到的圖像,進行一些判斷來進行操控。
另外,由航天員自主操作機械臂,在安全性上也有更好的保障。
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選訓室主任 王焰磊:一方面是通過我們仿真軟件的預警功能,另外一方面,艙外航天員和艙內航天員都有急停裝置,艙外的航天員在運動過程中如果一旦發現有碰撞的可能、風險的話,他可以直接按下急停裝置,機械臂就會停止工作,也是保證安全的多重手段。
通過航天員在中國空間站的首次出艙活動,航天員出艙能力、應急能力都能夠得到有效驗證,特別是在艙外進行長時間工作,人與裝備的結合爲後續航天員對空間站進行維護提供了寶貴經驗。
延伸閱讀
中國空間站航天員首次出艙活動:兩名航天員出艙 機械臂運送+自主爬行
這次出艙任務,航天員劉伯明要在機械臂的輔助下前往作業點,航天員湯洪波則要通過艙外自主爬行前往作業點。那麼,他們各自提前會做什麼準備工作?通過怎樣的路徑到達作業點呢?
航天員出艙前,需要在節點艙做一系列出艙準備,這個過程往往也持續兩到三個小時。
航天科技集團五院空間站總體總裝副主任設計師 刁常堃:第一次出艙的時候,咱們腳限位器、操作檯、通用把手、電動工具這些東西也需要提前放到咱的節點艙,然後兩套航天服提前做好氣密性檢查,還有相關的一些準備工作,然後準備工作完成以後,再把三象限的艙門進行打開,咱們在艙裡面也是專門設計了一種腳踏板,便於航天員進行一個身體的限位,把艙門打開之後,咱們的航天員再進行出艙。
準備工作完成之後,兩名航天員將通過出艙口出艙。在節點艙專門爲航天員安裝了環形扶手,空間站外還安裝了多種艙外扶手,幫助航天員在艙外更順利地爬行。
航天科技集團五院空間站總體總裝副主任設計師 刁常堃:其實兩個航天員是不同的路徑,其中主要操作的航天員他是通過咱機械臂然後進行轉移的,然後在出艙之前他會把腳限位器、操作檯裝在咱的機械臂上,然後通過機械臂轉移到作業點。那麼第二個航天員的話是通過主路徑扶手,然後攀爬過來的,相當於兩個路徑上都是進行一個驗證。在節點艙和小柱段之間會有一個長扶手,長扶手就相當於是一個跨艙的扶手。沿着環形的軸向的扶手,然後一直往下走到咱大柱段,可以到達咱們各個需要的維修作業點。
記者:他這次爬行的距離大概得有多遠?
航天科技集團五院空間站總體總裝副主任設計師 刁常堃:從節點艙過來的話大約得有8米左右。咱從作業的任務需求來看,是需要爬行的航天員先到達作業點,因爲他有他自己的任務,然後機械臂上的航天員之後再到。
中國航天員中心備戰執行空間站任務紀實:遭遇竹葉青蛇 有同伴被螞蝗咬傷
此刻,遙遠的太空,成爲一羣人最親近的牽掛。
6月17日,聶海勝、劉伯明、湯洪波三名航天員駕乘神舟十二號飛船順利飛向太空,順利進駐天和核心艙,執行我國空間站階段首次載人飛行任務。這次飛行,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更讓一羣人魂牽夢繞,時刻牽掛。
他們就是離航天員最近的人,中國航天員中心的科研人員,他們主要承擔航天員系統和飛行器環境控制與生命保障系統的研製和試驗任務。
他們敢於擔當,越是艱險越向前
航天員做到的,教員必須先做到。加入航天員大隊後,航天員要經過八大類上百門科目的學習和訓練,訓練工作主要由航天員選拔訓練室的教員們組織實施。超重耐力訓練、低壓訓練、模擬失重訓練、野外生存訓練等凡是涉及生理極限、危險的訓練,航天員教員都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熱帶叢林中,面臨野象踩踏和毒蟲毒草的危險,教員團隊艱難勘察選址,結果遭遇了竹葉青蛇,有同伴還被螞蝗咬傷……最終,歷經8天,他們從3處備選地中確定了救生訓練點。
艙外航天服需要經過層層嚴格的測試合格後,在航天員穿上它之前,還有最後一項關鍵試驗——艙外服載人低壓試驗。這就需要志願者穿着全新艙外服進入低壓艙進行試驗。這項試驗異常危險,在艙內泄壓到近乎真空狀態,一旦艙外航天服出現每個細微的故障,將直接威脅到參試志願者的生命安全。誰敢冒着生命危險上?
“報告,任務完成,身體狀態感覺良好!”歷經17小時,兩名志願者從模擬在軌真空環境的艙外服試驗艙中,迎着在場人員最熱烈的掌聲,成功出艙的那一刻,所有人一直懸着的心終於放了下來。
這種大無畏的革命精神來自於一貫的血脈相承。當爲“神七”任務打造的第一代艙外服進行載人低壓試驗時,第一名志願者勇敢地走進了艙內,一代代後來者在這種精神的感召下,爲了航天事業,越艱險越向前。
他們勇於創新,啃下一個個硬骨頭
自空間站工程正式批准實施以來,爲了滿足任務需要,中心承擔了很多開創性的任務,既無模式可循,更無經驗可鑑。
1992年,隨着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的啓動,中心迎來了大機遇大發展,科研人員先後圓滿完成了5艘無人飛船、6艘載人飛船、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和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的發射和在軌運行。正在執行的天和核心艙、天舟二號貨運飛船、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行任務,目前已有12名航天員、17人次征戰太空。
眼下,載人航天工程走到了第三步,空間站階段的任務要求給他們設置了一道道難關,他們依然接續奮鬥,啃下了一個個硬骨頭。如何將尿經過提純後變成可飲用的水?如何突破了再生生保裝置的工程研製?如何解決航天員的呼吸問題、飲食問題、健康問題、空氣質量問題?這都是一個個大難題。
爲了尋找尿處理裝置的軸承最優材料和結構,研究團隊歷時4、5年的時間,找出了最優材料和結構,軸承壽命從數十小時到數百小時再到數千小時,最後終於達到設備的壽命要求。團隊成員密切協作,抓緊研製,設計、試驗、收尿、搭建平臺、數據處理和測試分析,白天晚上連軸轉。近4000個日日夜夜的刻苦攻關後,性能良好的尿處理裝置成功面世。
空間站艙外服除了功能性、舒適性等方面有很多改進優化外,能夠滿足多次出艙使用、且每次出艙時間能長達數小時;航天食品達到了120餘種,而且突出個體化設計,爲航天員長期飛行提供更好保障;系統配置了在軌鍛鍊裝備,爲航天員提供豐富的鍛鍊方式······
他們追求卓越,將精益求精融入血脈
“每一起事故的背後,都有9次輕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起事故隱患。”在中心模擬失重訓練水槽的現場,整整一個牆面上用醒目的黑體字書寫了這個名爲“海恩法則”的科學規律。這既是對所有人員的一個警示,更是中心人人熟知熟記的質量箴言。
2秒有多長?不過是秒針滴答2下,不過是眨了兩下眼睛或嚥了下口水的時間,而對中心科研團隊來說,2秒可能就是個重大事故。
某飛行器發射前夕,環控生保系統發現一個泄壓閥關閉過程比以前長了2秒,電流值也有10毫安的小擡升,不仔細看都看不出來。他們敏銳地捕捉到這個信息。萬一在太空,閥門關不上,密封艙就與外太空的真空環境相連通,40分鐘後密封艙的壓力就會下降到50kPa以下,直接影響航天員的生命安全。
但是此時,任務已進入倒計時狀態,他們承受着巨大壓力,進行排故。經排查,這個產品的內腔中有一個100微米的金屬絲多餘物,使閥門運動不暢導致卡滯。如果放過這個疑點讓產品上天,後果不堪設想。他們嚴格按照歸零標準完成了徹底歸零,排除了隱患。
“質量高於一切”的工作態度和標準,讓嚴慎細實、精益求精等優良基因自然而然地融入了中心全體人員的精神與血脈。
矢志航天,他們初心不變
無論外面的世界有多喧鬧,中心科研人員守在這個小小的航天城一角,淡泊名利、心無旁騖,守得住清貧,耐得住寂寞,一心一意搞科研。
醫監醫保室乘組醫生陳章煌把人生最美好的近四十年都奉獻給了載人航天。更讓人佩服的是,即使臨近花甲,他飽滿的工作熱情是許多年輕人所未必能及,他說,馬上要退休了,沒有幾天的班可上了,再好好上幾天班!作爲醫學專家,爲更深入理解醫學數據,主動學習編程軟件,不斷提升自我。
中國空間站成爲宜居的“太空家園”。當航天員把地球的生活搬上了太空,居住時間越來越長,順利地度過每一天,都有那羣人在地面24小時守護。
他們是那羣在航天員身後默默託舉他們飛天的人,爲他們一路保駕護航,以平凡造就非凡,以無名成就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