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C盯上了“產二代”

年前和一些投資人朋友、HR朋友聊天,我收穫了一條有趣的信息:投資機構招人,開始更傾向家裡有產業背景的候選人,俗稱“產二代”。

其實,VC/PE的招聘變化很能代表一級市場的風向標,比如美元基金火那陣兒,HR招人細緻到候選人最好有美國高中留學經歷;美元轉人民幣的基金要招人時,要特別強調得在體制內幹過活,如果是銀行、國企出來的那最好了;後來摜蛋火的時候,有集團下基金HR和我提過,他們老闆團建的時候在酒桌上還真跟年輕投資人科普過摜蛋跟投資的相似性。

所以,今天我們可以來聊聊VC盯上“產二代”這件事兒:爲什麼是“產二代”?“產二代”真能給VC帶來新的春天?

VC盯上了“產二代”

我有個朋友在一家投天使的美元基金做投後,也是他告訴我,現在“產二代”在VC裡很受歡迎。這裡頭的重點不是作爲“產二代”的候選人本人,而是他的背後;因爲“產二代”擁有的東西很多,恰巧正是現階段的VC所缺的。

主要是兩方面,一個是產業資源。中所知的聚焦產業基本是現在絕大多數投資機構的投資主題,“基金裡如果擁有一名‘產二代’,相當於擁有了某個產業的豐富資源,這減少了很多成本”,包括投資人學習該產業的時間、滲透產業找到好的標的的時間等,上述投後人士這麼闡述。

這其實也很類似於,許多機構在招人時更青睞在產業裡摸爬滾打過的候選人。

還有一個,也是極其重要的,錢。“產二代”顧名思義,一般是上一代創業家的後代,後者則屬於超高淨值人羣,可支配收入足以使其成爲個人LP。

一位S基金創始人曾和我透露過,他有一名創始員工就是“產二代”,在創建S基金時,這位“產二代”帶資入組,既是員工又是投資人。他很感慨,“這些上一代創業家身上有太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我想這也是一種傳承,通過他(那位產二代)我們能有一種創業精神的傳承。”

據我所知,這位“產二代”在S基金裡位置不低,承擔了一部分對外募資宣傳的責任。

此外,一位FA朋友還跟我講了一個“女性產二代”自己出來創業做投資的故事,基金規模不大,團隊四五人左右,拿的基本都是家族的錢。這位FA透露,這位產二代壓力並不大,有喜歡的項目就投,“不想接班,想幹點自己喜歡的事兒。”

說起“產二代”這類超高淨值人羣,胡潤百富前不久也做過數據調研。《胡潤百富2023中國高淨值家庭現金流管理報告》顯示,2023年中國擁有600萬人民幣家庭淨資產的“富裕家庭”數量達到518萬戶,擁有千萬人民幣家庭淨資產的“高淨值家庭”數量達到211萬戶,擁有億元人民幣家庭淨資產的“超高淨值家庭”數量達到13.8萬戶。

其中,千萬人民幣資產的“高淨值家庭”中,企業主佔比 52%,比上年增長2個百分點。這類人羣總財富的54%爲企業資產,他們平均擁有320萬元的現金及有價證券,以及價值560萬元以上的房產。

按照以上數字,顯然“產二代”羣體不是一個小數目,被VC/PE視爲一塊寶藏,想想也不足爲奇了。

“產二代”怎麼被盯上的

那麼,VC怎麼就盯上“產二代”了?

前兩天跨年的時候,我看到朋友圈一個投資人用“慘不忍睹”概括了他過去的一年和過去一年裡他眼中的一級市場。回顧2023年,整個VC/PE市場的確挺慘的,募資規模在走低,投資交易和規模在走低,IPO退出方面也不大好看。

投中CVSource做過統計。在2023年1-11月份,VC/PE市場新成立基金共7615只,同比下降13%;新成立基金認繳規模共5489.5億美元,同比下降19%。這個數據折射了兩個事實:一,很多機構募不到錢了;二,新基金的規模越來越小。

只投不看,也是2023年私募股權市場的特徵之一。根據投中CVSource數據,2023年1-11月,中國VC/PE投資數量8436起,同比減少14%,投資案例規模1389億美元,同比減少10%。投資規模持續位於近年地位。也就是說,過去的一年投資人的出手率在下降。

提到出手率,就很容易聯想到機構減員,大家都在勒着褲腰帶過冬。不提國內的私募股權減員的情況,海外基金(包括對衝基金)同樣深陷裁員:機構沒錢了,也很難再從LP手裡拿到新的錢。

國外一位管理35億美元的老牌機構投資人是這麼感慨的,“人們被解僱,不是因爲業績,而是因爲這個行業正處於‘災難性的螺旋式下跌之中’。”該投資人沒有將鍋推到“大環境不好”上,相反他認爲走到今天這步就是因爲市場裡的機會主義者太多,後者的投資策略簡單粗暴——“噴霧和祈禱”,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廣撒網,這麼玩兒是不行的。

他還毫不客氣地以Tiger(老虎基金)舉例。老虎一年中完成了數百筆交易,沒有獲得董事會席位,也不干預業務本身;這種方法論導致了VC界的其他人——總是有點從衆心理——效仿。於是,如果一名VC想要從明星項目中分一杯羹,只能通過提供高估值的方法,而且是在可能沒有經過充分的盡職調查的情況下。

這種玩法直接導致一二級市場估值倒掛,行業遭遇寒冬,越來越多的創投機構裁員倒閉。

前兩天投中寫了篇文章《一家老牌VC宣佈停止投資》,裡頭的老牌VC OpenView Venture Capital在海外引起了熱議,大概是這家機構的內爆徹底點燃了圈裡投資人對他們自己工作保障的擔憂,畢竟他們更習慣創業公司裁員,而不是在自己的公司裁員。早期風險投資公司Everywhere Ventures的聯合創始人珍妮·菲爾丁消極地點評此案件,“這太突然了,讓人意識到所有這些基金都是非常脆弱的。”

基金脆不脆弱先放一旁,投資人是越來越脆弱。

不過很多投資人將VC/PE行業處於低谷視爲好的變化,這代表行業在出清,反正好的基金依然會活下來。但回過頭來講,募資難的確是很多機構都在面對的難題,它們需要找到求生的辦法,這其中的一個辦法就體現在招聘引入帶“資源”的新鮮血液上。

我想也可以這麼理解:要想了解一家機構的真實情況或者現狀,仔細研究下它的招聘需求或許會有大收穫。

“不看好產二代”

就“產二代”這個話題,我也問了幾個做了7年以上的投資人,超過一半的人表示他們並不看好這個現象,有的人認爲“招產二代”是不可持續的,基金能否長青看的還是投資人的投資能力;有的人表示機構裁員根本上還是裁的那些不適合做投資的人,跟是否是“產二代”沒有直接關係,“如果‘產二代’不能投到好的項目,最終被裁掉的可能性還是很大。”

剩下的投資人則是表示他們心大,“產二代”能帶來資源和資金已經是利大於弊,甚至有一位投資人直言不諱“就算當養個吉祥物也不虧”。

海外一家諮詢機構對風投行業的2024年做過預測,放在首位的是機構預計風險投資的招聘將會遇到困難,尤其是高級職位。例如,OpenView Ventures在關鍵合作伙伴退出後停止投資,這意味着領導層的連續性和公司穩定性面臨更廣泛的挑戰。

此外,他們還認爲基金規模越來越小正在成爲常態,即使是傳統上的大型風險投資公司也是如此,這是因爲投資者不願投入新資金,促使公司大幅降低籌資目標。例如,老虎環球管理公司將其基金規模從120億美元左右縮減至50億美元。LP的這種謹慎做法,在風險投資和更安全的資產之間取得平衡,這再次表明投資環境將會更加保守。

這些推測還是挺靠譜的,也無怪乎VC會盯上“產二代”。

最後,不得不提一句,其實“產二代”並不是一種標籤,更不代表這個羣體不夠優秀。如果一定要說,我覺得VC招“產二代”其實更代表一種隱憂:2024年依然面臨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