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嚥困難是老化和退化? 劉伯恩:和肌少症有密切關係

海山教練表示,從直立轉腰及坐姿拉腿開始,再進階中度有氧運動,可預防肌少症。圖/臺灣長照醫學

最近許多被長照的銀髮族家屬提出「如何解決吞嚥困難問題」,臺灣長照醫學會理事長伯恩針對此問題,在廣播節目中指出,吞嚥困難發生的原因老化和退化因素,又和神經系統肌肉系統有關。其中以咽喉部的咀嚼肌及上咽喉的吞嚥肌有密切關聯,又和肌少症有密切關係。

吞嚥困難所引起的併發症包括吸入性肺炎、嗆咳及上吸道感染,嚴重時甚至會引起嗆死。一旦進入吞嚥困難的階段,在國內插鼻胃管比例高達50%以上,如何預防及延緩插鼻胃管的階段,成爲長照醫學重要議題之一。

劉伯恩表示,肌少症的預防,在飲食上佔有非常大的空間,許多年長銀髮族都有體脂過高之虛胖現象,許多老人家口腔機能衰退,影響味覺及咀嚼,長久下來,因蛋白質不夠,脂肪增加,體重增加就會影響到必需胺基酸的攝取,造成肌纖維的萎縮及流失。

另外一項極重要的預防之道就是要做適當的肌力訓練臺北市立大學體育學院兼任教師葉海山教練表示,銀髮族的肌力訓練一定要循序漸進。因爲老人家的肌少症大部分和腳部的動量減少有關聯性,可以先從直立轉腰及坐姿拉腿開始,一段時間後再做上肢的肌力訓練。以每十天做一次調整,三個月後再換更進階的中度有氧運動。對肌少症的預防會有很大的進展

劉伯恩指出,儘量減少鼻胃管的使用是未來努力的方向,畢竟在插鼻胃管後,其咀嚼的功能便減少,也會影響到智力的退化,最後就是失智失能的結果,如何增加肌力及肌量的訓練成爲延緩老化及退化的重要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