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型保險佔總保費收入16.72% 壽險公會:接軌IFRS 17後比例將大幅提升
▲壽險公會指出,截至2018年底,投資型保險有效契約保費收入爲5873億元,佔該年底總保費收入3.5兆元的16.72%。(圖/pixabay)
資料統計,截至2018年底投資型保險有效契約保費收入計5873億元,佔該年底總保費收入的16.72%,比起2002年投資型保險保費收入的79億元、佔總保費收入0.88%,顯示投資型保險商品已逐漸佔有重要地位。壽險公會表示,臺灣未來接軌IFRS 17後,預期未來儲蓄型保單將大幅減少,投資型保險商品將與以保障爲主的非終身型健康險、壽險商品大幅度提升。
壽險公會發布「投資型保單概況分析報告」指出,臺灣於2001年開放銷售投資型保險商品,2002年下半年首張投資型保險商品正式問世,據資料統計,2002年投資型保險有效契約保費收入計79億元,佔總保費8893億元的0.88%;發展至2018年底,有效契約保費收入已達5873億元,佔該年底總保費收入3.5兆元的16.72%。期間雖然歷經金融海嘯,以及英國脫歐與美國大選等不確定氛圍,但在2017年不確定性趨緩後,銷量再度回升;2018年底,投資型保險初年度保費達到歷史高點5033億元。
綜合保發中心與壽險公會保費資料統計,至2018年底,傳統型保險商品初年度保費收入計8765億元,較2009年7566億元增加15.84%;投資型保險商品初年度保費收入計5033億元,較2009年1685億元增加198.76%。兩者數據明顯可以看出,投資型保險商品的增幅較傳統型保險商品的增幅高出許多。
壽險公會分析,全球經濟自金融海嘯後緩步復甦,保戶購買投資型保險意願逐漸提升,然而,2016年因脫歐公投及美國大選的不確定性,使得保戶對投資型保單抱持保留態度,2016年度投資型保險商品初年度保費收入計1966億元,較前一年度3460億元減少43.18%,但同期的傳統型初年度保費卻出現相對增加,因此推論在市場狀況不佳時,保戶傾向於將閒置資金投入傳統型保險。
▲壽險公會預期投資型保險將成爲退休理財主流商品。(圖/路透社)
面對投資型保險商品的未來趨勢,壽險公會認爲「產品爲未來退休理財的主流」,退休族於退休生活理財仍以風險保守爲訴求,除基本保障的保險需求外,更重視退休生活期間能有較穩定的現金流量;投資型保險商品兼具「保險」與「投資」功能,因此預期投資型保險商品將成爲退休理財主流商品。
壽險公會認爲,臺灣保險業於接軌新的會計準則IFRS 17後,財報的揭露方式將會使利差損變透明,預期未來儲蓄型保單將大幅減少,投資型保險商品將與以保障爲主的非終身型健康險、壽險商品大幅度提升。
投資型保險預期未來仍是保險公司主力商品的一環,但壽險公會也指出,因爲投資型保險商品具有「投資盈虧自負」的特性,於投資環境劇烈變動時,商品銷售業績恐會隨市場情況而有較大的波動,且伴隨投資環境變動所致保單帳戶價值波動,恐衍生相關理賠爭議案件,這些挑戰將成爲保險公司未來訂定商品策略時的主要考量。
【延伸閱讀】
►70歲買投資型保單「要錄音錄影」 嚇退阿公阿嬤!壽險公會憂保費大幅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