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流就是臺版黃背心

法國背心運動持續延燒,接連幾個週末的示威抗議,終於讓總統馬克洪提前送出耶誕禮物,不僅取消引發暴動的燃油稅,並祭出多項有利基層民衆措施,包括提高每月最低工資100歐元,月退休金低於2000歐元者免繳社保稅,要求企業發放年終獎金等。「黃背心」雖仍堅持於15日照常上街,不過人數已大不如前。

其實「黃背心」運動蔓延之際,正值臺灣的九合一大選,兩者皆因基層民衆對執政現況的不滿而反撲,不同的是一用選票教訓,另一則上演全武行迫使當局屈服。臺、法兩國最高領導人反應也很類似,均準備以調整政策平息衆怒,差別在法國總統已有具體方案,蔡英文總統還舉棋未定。

黃背心運動源自法國民衆反對即將於2019年開徵的燃油稅,儘管此舉是經2009、2014及2015年3次投票所認可的節能減碳措施,但對於必須仰賴汽車代步鄉間居民或勞動階級而言,卻有被多剝了層皮感覺。因爲馬克洪政府一上臺便取消富人遺產稅,且修改《勞基法》放寬僱主解僱限制,又從今年起開放外國資本進入法國鐵路市場,導致鐵路工人福利縮減,就這樣一步步醞釀出這場「貧富差距」之爭。

同樣地,這次九合一大選,席捲全臺的「韓流」正是以翻轉「又老又窮」爲訴求,贏得民衆認同。然而向來堅持「改革」與「正義」的蔡政府,在地方選舉大敗後3周,尚不知如何調整,以致拋出的議題,不管是平價煙,抑或返還「7天假」,都像騎驢父子,動輒得咎。

回顧臺、法近年來幾次政黨輪替的原因,皆與「人民想過好日子」有關,可見低薪與貧富差距擴大,並非我國所獨有,差別在解決之道是否奏效。事實上,薪資調漲與否,往往與就業供需有關,檢視2000年迄今,臺灣凍薪十餘載,期間我們先後歷經「臺灣接單、大陸生產」、「企業外移」,及全球金融風暴,直到2011年後薪資才慢慢有了起色

遺憾的是,只要薪資數值和2000年的統計一比,便會出現「薪水倒退XX年」的新聞。究其因,藍綠兩黨在加薪對策上,都是以調漲基本工資手段,但在增加就業部分,藍營則以降低遺贈稅,吸引臺商迴流;民進黨政府反而因「一例一休」修惡,衝擊外資來臺意願,導致薪水僅微幅成長。

顯然地,長期景氣低迷下,民衆的耐心是有限的。新當選的韓國市長便深諳此理,所以沒上任就急着招商,好讓市民看到希望,進而安心拚經濟。蔡總統如想提高支持度,再戰2020,就請「賞百姓一碗飯」,先從改革自己做起。

作者爲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