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痛醫頭NG!這類頭痛問題在脖子

物理治療師林惠玲示範第一招【縮下巴運動】:兩眼平視前方,然後將整個頭往後平移,可以用雙手合十置於下巴前方做輔助,每下維持15秒,做15下。(柯宗緯攝)

物理治療師林惠玲示範第二招【擴胸運動】:站立姿,雙手放頭後方,挺胸、雙手往後牽拉,每下維持15秒,做15下。(柯宗緯攝)

物理治療師林惠玲示範第三招【按摩枕骨下肌】:平躺,將小球置於枕骨下肌位置,可用手協助固定小球,給予壓迫,維持30秒。此區域較敏感,使用輕的力道感覺微酸、微緊即可。(柯宗緯攝)

俗話說「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但現在醫師打破這個觀念高雄30歲上班族長期用電腦工作,近來出現劇烈偏頭痛,轉動頭部還會劇痛,吃了止痛藥也無解,就醫後才知是「頸因性頭痛」,透過物理治療後才緩解肌肉緊繃。

收治該案的「活力中山脊椎外科醫院」物理治療師林惠玲指出,這名病患最近只要長時間上班就會偏頭疼,吃了止痛藥後,仍時常復發,經診斷確認是頸因性頭痛,原因姿勢不當而引起肌肉緊繃。

她指出,頸因性頭痛是因上頸椎疼痛皮節分佈在頭部,而脖子筋膜與頭部相連,只要脖子常處於壓力不當位置,使得肌肉緊繃,連帶頭部跟着痛。除職業因素外,學生或3C重度使用族羣,都是好發族羣。

如何分辨是「頸因性頭痛」?林惠玲提及,一般爲單側偏頭痛,會從脖子及肩頸開始延伸至頭部,因頸部動作,如長期低頭、擡頭或不當姿勢而引發,因脖子動作使症狀改變。在脖子疼痛處觸摸會有硬塊條索。而伴隨同側肩頸和上臂僵硬或疼痛,屬於中等疼痛,不會到頭痛欲裂的程度,疼痛發作時間長短不定。

林惠玲表示,這類患者若只服用止痛藥,只能治標不治本,常易反覆發作。長期之下,將因頭痛無法專心影響工作與學業。她建議接受儀器治療及徒手物理治療,尤其以徒手治療的效果最佳,提供三招運動,縮下巴運動、擴胸運動、按摩枕骨下肌,以緩解頭痛並減少復發。

第一招【縮下巴運動】:兩眼平視前方,然後將整個頭往後平移,可以用雙手合十置於下巴前方做輔助,每下維持15秒,做15下。

第二招【擴胸運動】:站立姿,雙手放頭後方,挺胸、雙手往後牽拉,每下維持15秒,做15下。

第三招【按摩枕骨下肌】:平躺,將小球置於枕骨下肌位置,可用手協助固定小球,給予壓迫,維持30秒。此區域較敏感,使用輕的力道至感覺微酸、微緊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