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胎生女兒,男子在朋友圈稱“晦氣”,別讓愚昧害了孩子和自己

老婆生孩子,添丁進口,本是件高興的事。

前幾天,看到一則新聞,重慶一男子,在老婆生下頭胎生女兒後,發朋友圈稱:

“生女兒晦氣,名字都懶得取”。

柴靜曾在書中說過:

“有時偏見的造成是利益和庇護,也有無知和矇昧。”

男人重男輕女的原因無非也就是這兩個:

一是愚昧無知,認爲兒子能傳宗接代,女兒是替別人家養的;

二是自己是利益分配的獲利者,太知道自己的德行了。

在舊時代,由於社會環境的限制,女子沒有獨立生存的能力,只能依附於男人才能生活,所以女性的家庭地位取決於生男生女。

我一直以爲,重男輕女的思想很可笑,在我們80、90這代算是差不多結束了,可是它就是存在,也並沒有因爲時代的變化而消失。

可重男輕女的思想,卻是害人害己,很多人卻不自知。

蘭蘭大學學歷,有一份不錯的工作,人也長得好看,在一胎生女兒後,丈夫和婆婆都不樂意。

蘭蘭一胎時,有些抑鬱,想離婚,但她媽媽拼命阻攔,說她已經30多歲了,以後還能找個什麼樣子的人嫁?忍忍就過去了。

蘭蘭不想要二胎,但丈夫和婆婆放出話來,不要二胎就找別人生,而且還一定要生兒子。

已經過35歲的蘭蘭不得已又懷上了二胎,特別期盼着肚子裡的是男孩。

蘭蘭心情不好時,也會責罵女兒,罵女兒是自己命裡的劫難。

也許有人不理解,蘭蘭有不錯的工作,爲什麼還這麼軟弱?

蘭蘭軟弱性格的背後,是從小被忽略、隨時被拋棄的價值傳遞。

蘭蘭3歲時,爸媽生了弟弟,因爲要工作,無法同時照顧兩個孩子,就把她送到了鄉下奶奶家。

爺爺奶奶重男輕女,飯吃多點兒,都不願意。

直到上初中時,父母才把她接回了城裡。

但是她跟弟弟依然是兩個待遇,爲了適應新環境,她拼命討好父母,討好弟弟,可換來更多的還是父母的指責。

好在她的學習成績一直不錯,順利考上了大學,做了一名小學老師。

蘭蘭的經歷,是大多數生長在重男輕女家庭女孩的命運,因爲太缺愛了,性格上容易自卑、敏感、抑鬱。

因爲長期浸泡在男尊女卑的觀念裡,哪怕有學歷、有能力,但依然認爲只有依靠男人才能活,從而喪失了本該有的機會和生活。

因爲缺愛,在親密關係上,愛和尊嚴對她們是陌生的,往往不敢愛,不懂愛、不會愛,更容易遇見渣男。

而這樣的女性,自己原本是“重男輕女”的受害者,可是等自己有了孩子後會繼續重男輕女,不待見自己的女兒或是孫女。

翠翠前段時間找我借錢,她哭着說,不爭氣的弟弟在網上貸了30多萬,還不上款了,她已經偷偷給了5萬,可窟窿還是填補不上。

幫他,自己實在沒有能力了,不幫他,又特別內疚。

弟弟從小就被父母寵壞了,沒有擔當,只會亂花錢。

父母含辛茹苦給他買房娶妻,已經30歲的人了,不願吃苦,一份工作沒幹滿過1年的,花錢依然大手大腳,沒錢就找父母要。

父母都60多歲了,爸爸在工地做工、媽媽還在醫院做護工貼補他。

現在欠了這麼多錢,老婆知道了也要跟她離婚,家裡現在也是一團糟。

其實,過分的偏愛,不是愛而是溺愛。

被過分偏愛的男孩子,往往自私自利,沒有擔當。

父母的過分偏愛,也會影響手足之情,讓手足之間關係不和。

老家有個遠房親戚,前段時間病了,一雙兒女沒有一個過問的。

雖然看着可憐,但是知道前因後果後,都說他是自作自受。

前些年老家房子拆遷,他們分了兩套房子和好幾十萬的拆遷款。

女兒說,分的房子和錢不要都給弟弟,萬一你們有個病痛,手上有錢也能好點兒。

但是親戚認爲,財產是要給兒子的,也怕女兒分財產,所以就瞞着女兒把房子和拆遷賠償款都給了兒子。

並且跟女兒說,以後老了,只讓兒子養老。

現在病了,要花錢了,兒子女兒都不願意出錢,兩姐弟現在的矛盾也是越來越深。

兒子兒媳說,父母也把姐姐養大了,姐姐理應給父親拿錢看病;

可女兒認爲,父母的家產都給了弟弟,弟弟養父母老、給父母治病是原先就說好的事情。

人性從來都是不患寡而患不均的。

如果父母在有能力時只偏愛兒子,對兒子過分地縱容和嬌慣,容易把兒子養廢了,難有出息,只會一味啃老。

成年男性的殘忍程度普遍高於女性,等他們從父母身上壓榨不出東西來了,就會將父母拋棄。

而父母對女兒無盡的壓榨、索取,給女兒的永遠是痛苦和黑暗,女兒的心被傷透了,也就絕望、心死了。

在我身邊,重男輕女的父母,大多到了老年,過得並不幸福,常常是兒女不和,老了病了無依無靠。

其實,孩子本無選擇性別的能力,將自己的期望落空發泄到孩子身上,不僅是一種殘忍,更是一種愚蠢的短視。

每個孩子在這個世界上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我們愛他們跟他們的性別無關,無論生男孩還是生女孩,他們都是我們的寶貝。

(以上圖片均來源於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性別平等是時代的進步,也是我們的義務,相信總有一天,重男輕女的腐朽思想,會隨着時代的進步,灰飛煙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