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書-陳光標式慈善的省思

有首善之稱的大陸著名慈善人士光標,日前聲稱要向臺灣低收入家庭捐助5億新臺幣善款,讓困難家庭過一個較好的春節。這種高調慈善引起島內一片譁然,這種高調、毫不避諱沽名釣譽的陳式慈善,最終能否春節前發放這筆善款已經不太重要,但由此引發的連鎖反應,和臺灣政府處理的方式,纔是議論重點

陳光標式的慈善即便在大陸也有很多爭議諸如慈善應不應如此高調?應不應如此地重視彙報?陳光標省吃儉用捐出的自己利潤的50%,幾年累積達8億元人民幣,這些鈔票都是實實在在的,比一毛不拔、人一闊就花天酒地,不知要好多少倍。另方面,如果只因捐了很多錢,就不去質疑他的捐助或慈善方式,反而讓人對慈善本身有着更多質疑。例如,若陳光標捐出10億元是他財產的10%,和普通人捐出10000元,是自己財產的50%,能夠就用「錢的多少」來評判愛心的多寡」嗎?太關注捐助後的回報會讓愛心變味,會讓慈善成爲一種等價交換的商業行爲

陳光標式的慈善,在大陸,對富人於慈善的冷漠和吝嗇有很大沖擊,但在臺灣,慈善公益活動的發起和管理都比較規範,因此遭遇水土不服是正常的。按照過去陳光標的捐助和發放善款方式,很難在臺灣能夠執行。然而,他和他的團隊研究後明知這筆鉅款捐不出去,卻高調宣揚,這已經達到他的宣傳目的

如果臺灣方面拒絕這樣的捐款,這是在意料中;然而,如果陳光標此舉能夠激發臺灣在地企業捐出更多的善款,反而是意料之外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