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文社/除草劑,劃出田埂上的枯黃界線
▲除草劑會破壞植物的特定酵素。(圖/田文社提供,請勿隨意翻拍,下同)
入秋了,綠肥已經打進土裡的水田,一塊塊的都開始淹起水來,準備進入冬季休耕。這時候,到處都開始出現一條條枯黃的田埂。以前我以爲整片枯黃的草,是因爲秋天季節的關係,後來才知道那是因爲除草劑。
除草劑是用化學的方式,破壞植物的特定酵素,有可以全面殺草的非選擇性除草劑,通常在作物種植之前及收成之後使用,但也有特定對禾本科或闊葉草的選擇性除草劑,會在作物生長時使用,來除掉像稗草等非作物的雜草。
其實,除草劑是工業化農業、化學農業當中的一環,以戰爭爲契機開始發展的化學肥料(炸彈中使用的氮素)、橙劑(越戰中美軍在越南的叢林上空大片撒下的除草劑)、大型農機,加上自由貿易的助力,這些農業的方法,夾帶着經濟與政治優勢,研究資源、企業投入、政府宣導,就這樣發展了起來。
因爲直接餵給植物需要的營養,把不需要的草殺掉。而使得兩百年來,大家好像忘記了,土壤的複雜、生物互相之間的關係,就像農田生物學家及蚯蚓辨識專業的毅翰說,蚯蚓不是明星物種,之前也比較少人關注,所以很多基礎資料庫都還需要建立。反觀另一個農業系統,卻已經制造出純化到極致的基改作物了阿。
隔壁的農夫,因爲知道我們的田是不用除草劑的田,所以他很小心的沒有把除草劑噴到田埂的這一邊,保留了我們可以耕作無除草劑的空間,這對長久以來習慣了見草就殺的農夫來說,這是很大的理解跟尊重。
就像文全處長說過的,一個農夫,如果選擇了不使用化肥、除草劑跟農藥,那不只是“不用”而已,那是代表這個農夫選擇了一個完全不同的耕作方式、產銷系統,甚至是生活方式。
這一條田埂上的界線,可是一條從工業化農業、全球化貿易農業、翻轉到生態農業、在地糧食生產體系,兩個系統相遇的線呢。
●作者over,本名林欣琦,經營「田文社」臉書粉絲頁及部落格,以田爲文,種田與報導農村現場。「宜蘭色」是田文社的一個子計劃,蒐集具有宜蘭風土的色票。已獲本人授權同意。以上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88論壇歡迎多元的聲音與觀點,來稿請寄:editor88@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