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案護照國名改臺灣 陳柏惟:China字樣格外刺眼

護照。(圖/記者陳涵茵攝)

記者黃巈禾/臺北報導

臺灣捐贈口罩援助各國,意外掀起華航、護照改名爭議。臺灣基進立委陳柏惟與多名民進黨立委14日在立法院提案,要求政府發行「臺灣TAIWAN」新護照,並通過程委員會,也是他進立法院首度提出的決議案。陳柏惟15日深夜在臉書強調護照國名改「臺灣TAIWAN」的重要性,並直言「China字樣格外刺眼」。

陳柏惟認爲,政府應立即更改護照封面個人資料頁國名爲「臺灣TAIWAN」,讓民衆可以自由選擇,要用原版護照、或新版新希望的護照,新版與版本護照同步發行,不涉及修憲修法過程,且符合國民認同與國際認知。

陳柏惟強調,「後武漢肺炎時代」不只是臺灣在討論如何「去中國化」或保持「正常健康的國與國關係」而已,其實美日也都在鼓勵供應鏈撤出中國,多角化佈局成爲國際顯學。

陳柏惟直言,「現在,我們護照上斗大的『China』字樣格外刺眼,除了被誤認是病毒來源國,受到禁航、刁難,有理說不清,臺灣的捐贈物資更被誤會來自『中國』。」陳柏惟說明,他所提出的「兩種護照任你選擇」的提案,在國外早有先例,例如加拿大英語區和法語區,因此,深藍色封面的普通護照,也推出英、法語兩種版本。

陳柏惟指出,2002至2003年時,同樣受到來自中國的病毒SARS疫情衝擊,爲了讓國際社會不要混淆中華民國「Republic of China」等於中國,臺灣政府首度發行加註 「TAIWAN」字樣的新版護照封面,這個過程,不只是讓臺灣在國際上名正言順,更能避免臺灣因疫情被混淆、誤認,而遭受波及打壓。

陳柏惟認爲,時隔18年,同樣的疫情、同樣的誤會,再度籠罩臺灣,「當我們稱呼自己是臺灣人、來自臺灣,但對外卻被名稱上的中國陰影混淆,這困擾很需要被重視、被討論。」

陳柏惟強調,認識自己是誰很重要,此時此刻正是臺灣找回自己是誰的開始,「名字就是我們的靈魂,我們不要再當個有體無魂的人!無魂有體親稻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