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吉訶德營收、獲利連31年成長 今年爲何瞄準臺灣?

圖/財訊提供

不能出國沒關係,在臺灣也可以逛唐吉訶德了。儘管觀光客無法造訪日本,該公司憑着多品牌的互補,以及進軍海外市場疫情營收和獲利仍雙雙成長。

根據《財訊》雙週刊報導,受武漢肺炎疫情影響,2020年4月起,造訪日本的外國人比前1年同期減少幾近99%,對於以做觀光客生意爲主的零售業者造成極大衝擊。不過,經營唐吉訶德連鎖折扣店泛太平洋國際控股公司(PPIH),卻因超前部署和迅速因應,營收仍持續刷新歷史紀錄。

攤開PPIH 2020會計年度(2019年7月到2020年6月)的財報,其營業額比前1年增加27%,達到1.68兆日圓;營業利益增加20%,達760億日圓,營收與獲利連續31年成長;淨利則成長7%,爲503億日圓,連續11年創新高。

2020年7月到9月,PPIH的營業額雖比前1年減少2%,但淨利大增31%,達164億日圓,創該季歷史新高。至於全年的業績,PPIH預估營業額增加1%,爲1.7兆日圓,淨利成長2%,爲510億日圓。

《財訊》報導指出,在亮麗的業績支持下,PPIH 2020年的股價漲幅達到32%,總市值約1.5兆日圓,在零售業排名第5,僅次於迅銷、7&i控股、AEON、宜得利控股公司。在疫情重創下,PPIH仍能屹立不搖,主要歸功於創辦人安田隆夫早就思考非常態時時想打破常識經營方式

商品堆滿滿 賣場迷宮

安田隆夫1978年開始創業生涯,1989年開了第一家唐吉訶德;取這個名字就是要和主流的零售業與衆不同,像西班牙這位騎士一樣,全力理想邁進。事實上,唐吉訶德也發展出自己的特色,包括營業到深夜,尤其深獲外國觀光客的青睞;「壓縮陳列」的商品擺設方式,讓賣場動線像迷宮,使消費者有置身叢林探險樂趣;POP(銷售廣告手寫板如洪水氾濫,引發消費者衝動購買。

安田不以此爲滿足,多年前開始爲拓展版圖部署。2007年買下超市長崎屋,吸收了銷售魚、肉等生鮮食品專業知識,其後成功應用在兼賣日用品雜貨和生鮮食品的「MEGA唐吉訶德」上,業態也從折扣店擴大到綜合零售業者,使消費者年齡層更廣,女性佔比則從4成提高到7成。

《財訊》雙週刊報導分析,2019年,PPIH將經營綜合超市的UNY納爲子公司旗下有APiTA、PIAGO等品牌,也在這次疫情中發揮綜效。位於市中心的唐吉訶德以觀光客和商業需求爲主,但觀光客蒸發後,多半位於郊區生活商圈的UNY,與唐吉訶德形成很好的互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