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完蛋了?她點出臺生赴陸的兩大恐怖真相

臺灣完蛋了?臺生赴陸背後的兩大隱憂。(圖/本報資料照)

臺灣學生大陸就學,接連傳出建中及武陵高中校長,因爲幫學生寫推薦信,疑似遭到中央關切。出版人、作家顏擇雅(Joyce)說,與其浪費口水在那裡唱衰臺灣,光在那裡叫說臺灣完蛋了,不如想辦法正視問題解決問題。她並點出臺生赴陸背後的真正隱憂,代表臺灣的大學讀書風氣真的太差!並且應該廢除期末學生給老師評分的惡習。

顏擇雅在臉書發文表示指出,過去20年臺灣打造頂尖大學,都只在追求教授論文點數、搶經費,卻沒在思考如何提升學生的讀書風氣。這些願意跨海念大學的年輕人,其實他們是非常願意吃苦的,願意走辛苦的這條路,令她欽佩。她認爲不該再說臺灣一代不如一代,不該嫌草莓族不願吃苦,因爲今年的赴陸升學潮就是證明

作家顏擇雅點出臺生赴陸背後的真正隱憂。(翻攝自顏擇雅臉書)

顏擇雅說,念清華北大絕對比念柏克萊,MIT辛苦的多,不只學生之間非常競爭,競爭領域也非常單一,就是課業中國學生也普遍認定唸書就是要艱苦卓絕,美國名校學生雖然也用功,但心態沒有那麼競爭,對分數也沒那麼斤斤計較。

能申請到北大清華的臺生,不見得能申請到美國名校,並不是因爲美國名校比北大清華優,而是美國名校並不採納臺灣學測成績,因此想申請美國名校的學生,不可能唸到高三才臨時起意,要在高一就提早準備,別說高三了,就算高二纔開始準備SAT那些考試,要申請美國名校也嫌太晚。雖然我們沒必要複製北大清華那種恐怖的讀書風氣,但臺灣許多大學的讀書風氣的確有待加強。

建議廢除學期末學生給老師評分的惡習,因爲這種評分會讓教授不敢嚴格要求學生。大學也應該給用功學生創造更多榮譽獎勵,不見得是獎學金,也可以是知名企業實驗室或NGO的見習或實習機會;另外,應多設立有成績門檻的學生社團,這種社團不只是榮譽,也是創造不同領域優秀學子彼此切磋琢磨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