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塑電池芯報捷接大單! 王瑞瑜說話了

臺塑新智能整合電池技術,王瑞瑜說:「唯有掌握來源,才能站穩自己的腳步!」(圖/報系資料照)

「臺灣終於有做電動車的關鍵!」國際趨勢專家、藍籌亞洲總裁黃齊元相當看好,「臺灣有做電池的條件,儘管起步較世界其他國家慢,終於出現整合者!」他指的是,臺塑集團將在彰濱工業區打造臺灣最大電池芯生產基地,日前終於動土。

這座由「臺塑尖端能源」建置的電池芯與模組廠,位於彰化縣彰濱工業區中的侖尾工業區,距離全臺最大石化生產基地-雲林臺塑六輕,車程僅17分鐘,但這段路,臺塑集團走了27年,足見電池芯的技術發展與整合過程不易。

「謝謝我的父親王永慶,27年前的遠見。」臺塑新智能董事長王瑞瑜不忘提起父親。王永慶與王永在兩兄弟於1954年進軍石化業,先後成立臺塑、南亞、臺化等120多家生產事業,建立起臺灣最大石化王國,王永慶卻於1998年指出:「人類即將面對石油枯竭的困境,電動車是解決能源危機的最佳方案。」他精準預言電動車是人類生活的未來,尤其佔總成本35%的電池製造技術爲重中之重。

去年因電池芯的製造速度追不上電動車成長幅度,臺塑新智能曾經爲了等30MGW電池芯進口,電池模組生產被延宕8個月,這個經驗加深臺灣要走向電池芯自主的方向,再加上國安的考量,王瑞瑜說:「唯有掌握來源,才能站穩自己的腳步!」

這句話聽得出王瑞瑜的感慨,臺塑一度和長園科(8308)於2008年5月20日合資成立「臺塑長園能源科技公司」,成爲國內第一家量產「可充電式鋰電池正極材料」廠商,但隨王永慶過世,臺塑與長園科經營團隊因理念問題,後來拆夥。

UPS系統是製程24小時不中斷的臺積電、聯電、日月光等半導體廠基礎設施,據悉,臺塑電池芯還沒生產,已經獲得兩家以上訂單。(圖/報系資料照)

於是,2010年王瑞瑜由她掌舵的「臺塑生醫」成立「臺塑新智能」,自行掌握正極材料、隔離膜、電解液、BMS(電池管理系統)、能量管理系統(EMS)等將近8成的電池原料與技術,隨儲能案廠擴大采用,營收漸入佳境。

在61歲的王瑞瑜領軍電池產業向前衝下,如今最後一塊拼圖「電池芯」,在動力電池技術公司美國「國軒」的技術支援下終於完整,「電芯是電池的關鍵核心,等同石化業的輕油裂解制程,這項關鍵技術串接臺灣電池上、中、下游產業鏈。」

「去年7月5日在彰化宣佈成立臺塑新智能後,我們不敢鬆懈,在中央、縣政府的協助和團隊努力下,280天后,全臺最大磷酸鋰鐵電芯廠今日(4月12日)動土。」王瑞瑜拍板下,一次把最高規格做到位:「原本第一期投資金額是60億元,爲了做自動化產線,現在已追加到80億。」用自動化優化製程,電池芯價格將更有競爭力。

動土當天,彰濱工業區豔陽風勁,讓人見識臺灣海峽擁有國際最佳風場的實力。臺塑新智能總經理劉慧啓指出:「彰化是臺灣發展新能源最重要縣市,風電、太陽能彰化縣是領導地位,臺塑是傳統石化指標廠,在這裡,下階段要成爲新能源供應鏈最重要的一份子。」

依臺塑尖端能源規劃,此處將生產30Ah(安時)、50 Ah兩種規格電池芯,可應用在電動巴士、電動商用車,以及貨櫃儲能、家用儲能及不斷電UPS系統。

臺塑尖端的電池芯還沒量產已經接到UPS(不斷電系統)品牌訂單,業界人士告訴CTWANT記者:「UPS系統是製程24小時不中斷的臺積電、聯電、日月光等半導體廠基礎設施,臺塑電池芯已經獲得兩家以上UPS客戶訂單。」在供應鏈在地化趨勢下,可以預期將有越來越多客戶,臺塑尖端在第一期2.1GWh年產值達到181億元目標後,將擴第2期2.9GWh。

專家認爲,中國比亞迪去年銷量勝特斯拉,就是因爲有在地電池芯製造能量,執此,臺塑新智能將成爲臺灣電動車發展後盾;圖爲20234月18日第二十屆上海國際汽車工業展覽會。(圖/中新社)

黃齊元分析:「中國有電池廠寧德時代,所以去年中國電動車品牌比亞迪全球銷量超越第一品牌特斯拉;現代汽車也掌握電動車電池,現代營收規模超越三星,成爲南韓最大集團。」他看好,臺塑集團的電池芯廠將成臺灣發展電動車的基礎。

除了拚電池國產化及在地供應,王瑞瑜公開表示,接下來要走出臺灣、打世界盃,與新南向國家洽談合作,經銷電池芯或設模組廠,更要建置電池回收系統,將上游挖礦對環境的傷害降到最低。

更多 CTWANT 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