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池事業邁大步!臺塑集團 明年7月產出首顆電芯

臺塑新智能參展2023國際智慧能源周,首次展出高效鋰鐵電池、家用儲能系統等。圖/王德爲

臺塑集團新能源佈局多方開花。臺塑新智能今年首度參加臺灣國際智慧能源周,展示One for All高效鋰鐵電池及積木型家用儲能系統。臺塑新智能董事長王瑞瑜宣佈,彰濱電芯廠主體廠房施工進度已逾50%,關鍵製程設備也將製作完成,明年7月將自力產出第一顆本土電芯,象徵臺灣電池產業鏈完整國產化,成爲儲能系統、電動車等新能源領域的重要發展動能。

她也表示,考量材料回收年處理量2,000~3,000噸纔有國際競爭,臺塑新智能還希望再取得10公頃彰濱土地,增設電池回收廠等綠能相關產能。

此外,瞄準綠能活絡開展商機,臺塑也宣佈與旭東環保共同展出離岸太陽能浮力系統,建構臺灣自有設計100MW大型案場,10月會把模組開出來,預計2025年正式啓用,擴大搶進綠能應用。

臺塑董事長林健男表示,旭東環保自行開發離岸太陽能浮動系統,除採用臺塑高強度原料之外,也使用臺塑-福欣最新研發之446高抗蝕不鏽鋼。近年推展染料敏化電池(簡稱染敏電池DSC)應用耕耘也漸收成效。與傳統矽晶太陽能不同,染敏電池的最大優勢在於室內光線等弱光環境下仍可發電,且電池的轉換效率不易受光照角度影響。

臺塑新智能首度展現國產電芯、固態電池、各式儲能系統產品,再到微藻碳捕捉、電池回收等綠色循環技術,從源頭製造、市場應用至末端回收,建立完整的新能源生態圈。全固態電池預計四年內量產化,安全度更勝現有鋰鐵電池,能量密度多五成以上;跟鋰三元、磷酸鋰鐵電池相比,能量密度也多五成以上。

臺塑新智能總經理劉慧啓指出,開發之One for All高效鋰鐵電池,利用同一套電池模組即可搭載於各種設備或場域,包括電動車、工商業及家用儲能系統、不斷電系統等,已接獲車用及商用訂單,此套電池未來將在彰濱電芯廠製造,落實國產化目標。

此外,臺塑新智能積木型家用儲能系統可根據個人用電需求組合產品容量,分別有「輕巧型」6.8度電、「標準型」13.6度電,預計11月透過經銷商上市銷售,搶進家用商機。臺灣家庭日均用電約11度,若遇停電意外,可確保電器運作不受影響,並搭配臺電「時間電價」於離峰存電、尖峰放電,估約年省上萬元電費,期待未來三至五年內能有5%~10%家庭開始用家用儲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