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塑管理中心常委王瑞瑜 扮溝通大使 散佈多元能量

臺塑管理中心常委王瑞瑜圖/本報資料照片

爲化解大衆對石化產業污染的刻板印象,臺塑集團在總裁王文淵及管理中心常委王瑞華、王文潮及王瑞瑜四位接班總舵手領導下,全面強化媒體、民衆的產業溝通,並啓動一系列環保、產品升級與高值化佈局。其中,身爲集團重要溝通大使的王瑞瑜,過往至今多次強調,透過主動分享、質量多元升級,要讓民衆瞭解,臺塑集團並非僅有石化產業,實際上更是在環保、健康、高科技、高值化等領域有所實力與貢獻的。

近年來,王瑞瑜在臺塑生醫達成第一階段民生健康、醫材等佈局後,除積極開展包括預防醫學、高端醫材、精準醫療等策略結盟大計,更瞄準全球綠能、電動車大趨勢,彙整集團多年電池相關耕耘資源,與臺塑四寶合資成立臺塑新智能公司,正式宣告擴大耕耘電池芯、儲能、創能及能源循環等應用領域。

加上臺塑集團早已貫徹執行的塑膠回收、可分解材料等佈局,王瑞瑜一步步向外界證明、分享臺塑集團在利基石化、高端科技與精準醫療的發展企圖心與能量。

臺塑集團總裁王文淵等爲首的四位接班人,向來對臺塑集團兩位創辦人過往制度、主張,全力貫徹,並精益求精,而王瑞瑜主責的事業版圖發展更是凸顯心繫、緊扣父親王永慶的心意。

王瑞瑜過去因幫王永慶赴美準備防護保養品獲得肯定,開啓了臺塑生醫進駐百貨公司的保養品,以及健康養身事業;又因王瑞瑜曾目睹父親王永慶在演講時,雙腳站着卻不斷髮抖,事後發現是肌肉量不足所致,「有可能是失能的前期,讓「預防醫學」成爲臺塑生醫下一發展的核心主張。

另因王永慶還在世時,就已預見人類面臨石油枯竭的困境,電動車可望是解方,臺塑開展電池業務。時隔26年,臺塑傾集團之力,催生臺塑新智能科技。象徵臺塑企業能源轉型新里程的「臺塑新智能科技」由集團管理中心常委、臺塑生醫董事長王瑞瑜擔任董事長,宣誓「節能」「儲能」「新能源」與「循環再利用」等四大領域業務核心,從電池芯、模組至儲能可「100%國產化」,盼對臺灣能源轉型,包括淨零排放、節能減碳都有所貢獻,目標要打造臺灣的能源護國神山。

日前,王瑞瑜宣佈,臺塑新智能攜手翰可能源、衆樹能源組成「儲能國家隊」,並在臺南、雲林、南投、彰化、嘉義等縣市興建六大儲能案場;並計劃臺化彰化廠100MW「超級儲能系統」合作案,成爲全臺最大規模的「電網級」儲能案場,盼能幫助臺灣電力穩定輸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