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瑞瑜凝聚多元戰力 打造新利基

臺塑企業管理中心常委王瑞瑜挾集團支援火力,打造生技、新能源兩轉型新利基,凝聚多元新戰力。圖/臺塑新智能提供

臺塑集團持續推動石化高值化及節能減碳、循環經濟、低碳製程等升級部署,惟全球地緣政治角力未歇,通膨、景氣復甦趨緩,營運收益動能遭逢嚴峻考驗。因而瞄準精準醫療、再生醫學,及電動車、綠能趨勢,臺塑企業管理中心常委王瑞瑜挾集團支援火力,在集團石化、紡織、鋼鐵、電子等領域外,打造生技、新能源兩轉型新利基,凝聚多元新戰力。

王瑞瑜強調,臺塑集團並非只有石化產業,在環保、健康、高科技等領域都有着墨。面對全球高齡化、碳中和趨勢,臺塑集團將以臺塑生醫、臺塑新智能兩家公司深化生技、新能源兩大產業,邁向下一個創新轉型。

她表示,臺塑生醫過往是在打基礎,除用嚴謹態度研發產品,也用科學數字佐證效果,更以自身做爲「稱職的白老鼠」,每個產品試過才能上市。目前各類產品線及服務已完備,下一步將積極進行預防醫學推廣。據王瑞瑜規劃,臺塑生醫將推動生技醫療升級發展,鎖定再生醫學、高端醫材、AI智慧醫療三大領域佈局。另一成長力道是國際化,已進行組織改造並整合品牌,成立國外事業部,要把在臺灣建立的口碑及產品複製到國外,東南亞即是首階段佈局。

另,針對全球推動再生能源發展,但太陽能、風能等受環境影響有間歇性特質,須搭配儲能系統才能減緩電網衝擊、維持發電穩定,對電池需求將大幅成長。臺塑新智能彰濱電芯廠下半年即將投產,不僅象徵臺灣電池上、中、下游產業鏈走向垂直整合高效能經營模式,最重要的是電池產業將完整國產化及在地供應,可建構自給自足的低碳能源系統。尤其,全球邁向淨零碳排,各國規劃開徵碳稅,擁有碳權、能創生碳權成爲企業發展方向,臺塑新智能擬定跨入「節能」、「儲能」、「新能源」與「循環再利用」四大領域,可扮演關鍵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