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股市》4大投資主軸 臺股明年戰14800點

全球股市在歷經三月份的崩跌後,然而在全球央行聯手QE注入市場流動性,加上疫情加速遠距科技應用的發展,重拾漲升動能部份股市甚至再創歷史新高,經歷驚濤駭浪的一年。展望2021年,富邦投顧董事長蕭乾祥認爲,在景氣復甦、市場貨幣政策依舊寬鬆,債券利率下檔空間有限的環境下,國際資金機會重回新興亞洲市場,臺股半導體產業爲首的電子科技產業成長前景持續看好下,有機會續創新高挑戰14,800點,整體臺股股價淨值比(P/B)區間預估落在1.6~2.1倍水準對應指數高低點位約在11000~14800點區間。

蕭乾祥點選的4大臺投資主軸(ESGC):一、環保綠能(E):電動車電源綠能。二、半導體(S):晶圓代工、IC設計、第三代半導體、被動元件。三、5G(G)網通設備載板。四、景氣循環及高股息殖利率(C):低基期塑化鋼鐵航運及獲利及配息穩定績優股

蕭乾祥認爲,臺灣2020年雖受新冠疫情的影響,不過受惠於防疫管控得宜,及美中對抗的轉單效益,2020年經濟成長率仍能維持1.56%的正成長,相較臨近的日本韓國東協五國,甚至中國大陸,表現相對亮麗。展望2021年主計總處預估臺灣經濟成長率將進一步躍升至3.92%,名目GDP更將突破20兆元新臺幣

蕭乾祥指出,近年來推動臺灣經濟成長的主要動能,在於民間投資的持續增長。臺灣近十年大力投資半導體及電子零組件產業,製造業自2009年以來每年投資金額穩定成長,由2009年的7800億元到今年將可突破1.5兆元新臺幣,而電子零組件(含半導體)的投資比重,更是由59%提高到64%。半導體及零組件產業競爭力提升,帶動臺灣由硬體代工經濟轉型成爲科技關鍵零組件供應鏈,在全球科技供應鏈角色愈形重要。在美中兩大強權競逐科技主導權的環境下,臺灣以半導體爲首的電子科技產業有機會在美中分流中獲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