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動物園「不對外開放」邁入第8天 醫生爲牠們準備健檢套餐

動物首度「不對外開放」期間,推出特定動物專屬客製化「健檢套餐」。(圖/美洲獅健檢-郭俊成攝/臺北市立動物園,提供)

寵物小組/綜合報導

臺北市立動物園「不對外開放」邁入第8天,在這段時間裡,動物園所有部門同仁傾盡全力,想要好好運用這個難得的機會,以有效提升動物照養及遊客參觀的整體品質,就連負責爲動物健康把關的動物醫生們,除了例行的檢查醫療之外,也特別針對特定動物量身打造,推出客製化的「健檢套餐」。(即時接收毛毛軍團訊息!快加寵物雲Line)

臺北市立動物園的動物醫生團隊,非常重視「預防勝於治療」的預防醫學觀點,從10幾年前就開始推動全園動物的健檢。透過預先規劃並與各區館長保育員共同合作、再加上動物醫生團隊所有成員的相互支援,幫園區動物做較完整的健康檢查,從聽診、觸診等理學檢查,到涵蓋x光檢查、超音波、乃至電腦斷層掃描影像學檢查,及採血、驗尿、糞便採樣的臨牀病理學檢查,每每出動大批人力設備,只爲了要幫動物的健康做最好的把關。

蒙古野馬健檢。(圖/修蹄-郭俊成攝/臺北市立動物園,提供)

▲出動大批人力及設備,只爲了要幫動物的健康做最好把關。(圖/蒙古野馬健檢-郭俊成攝/臺北市立動物園,提供)

經過這麼多年的經驗資料累積,動物醫生們都更能掌握全園動物的健康狀況,瞭解不同物種的好發問題及治療之道,因而能在動物園首度「不對外開放」期間,推出特定動物專屬的客製化「健檢套餐」。

什麼是不同物種的好發問題呢?像食肉目的動物,因爲常啃咬硬骨食用高蛋白肉類,容易出現牙齒腎臟方面疾病雜食性靈長類動物因爲嗜吃甜食,所以容易衍生蛀牙糖尿病等代謝方面的問題;羣居型的動物容易因爲打架而出現外傷;來自溫帶沙漠環境的動物,容易因潮溼悶熱的天氣,而發生皮毛方面的問題;有蹄類動物的蹄甲,則容易因磨損不足而變得太長,造成運動系統的問題……。

▲保育員合力修繕臺灣獼猴島棲架及增加行爲豐富化設施

因此,動物醫生們根據好發病因類型,在「不對外開放」期間,特別幫臺灣野豬雲豹山獅、蒙古野馬、長臂猿及灰袋鼠等物種進行客製化「健檢套餐」,希望在6月29日星期六重新開放參觀時,大小朋友都能看得到健健康康的動物朋友喔。(ETtoday寵物雲有IG了,快按追蹤)

相關圖文報導:

臺北動物園今起10天「不對外開放」 員工照常上班有特別任務

還有7天才開放!保育員忙粉刷、清紅鶴淤泥 呆萌圓仔饋頭髮

延伸影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