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吃火鍋樂夾「絲瓜」 下秒傻眼:誰把芭樂切得跟菜瓜一樣…

芭樂被切成絲瓜,讓網友傻眼。(圖/pixabay、翻攝自爆笑公社

網搜小組綜合報導

芭樂含有豐富維生素C,而且熱量低、易有飽足感,許多吃到飽的店家也會提供芭樂當作水果。有網友日前到火鍋店消費,看到一盤「絲瓜」正想夾,仔細看才發現是「芭樂」,讓他忍不住說「差一點丟到鍋裡煮」。其他人看到照片都笑翻,紛紛留言:「這種切法,這輩子第一次看過」、「不仔細看真的會誤認」。

一般芭樂的切法應該是從蒂頭處呈縱向剖半,接着看各人喜好決定是否除去芭樂籽,再切成彷彿弦月形狀,最後則是擺盤。一名網友日前到火鍋店用餐,拍下一張照片,並在臉書《爆笑公社》笑罵「踏馬的,誰把拔辣切的跟絲瓜一樣,差一點丟到鍋裡煮…」

原PO貼出的照片中,白色淺盤上擺着一塊塊蔬果淡綠色外皮配上白色的內裡,外加被切成半月的形狀,和絲瓜看起來如出一轍。但再仔細看看其他塊,明顯可以看到土黃色的籽,原來這根本是芭樂、不是絲瓜。

▲其他網友紛紛笑問,這到底是芭樂還是絲瓜。(圖/翻攝自爆笑公社)

看到照片後,其他網友紛紛笑翻留言:「拔辣這種切法,這輩子第一次看過」、「決定明天也這樣切8樂」、「猛一看傻了三秒」、「差點變拔辣湯」、「不要欺負我書讀的少哦明明就絲瓜」、「我今天是差一點把絲瓜當芭樂吃了」、「拔辣就該要有拔辣的樣子」、「這看起來像蒲仔」。

還有人建議原PO煮看看:「說不定煮的更好吃」、「炒蛤蜊啊,超對味的」、「薑片呢!!!要一起呀!不然太涼啦」、「怎沒削皮呢,零分」、「煮吃看看,蹦出新滋味」、「拔辣湯營養好喝」。

不過也有網友說,這樣切其實很常見,「蠻多人這樣切…你沒看過嗎」、「我媽也是這樣切,她說比較省事」、「我之前工作餐廳也是這樣切」、「我也這樣切芭樂耶,比較好入口」、「我做餐廳的,芭樂我們都這樣切」、「很多中式餐廳的芭樂都這樣切唷」、「我也這樣切…我媽看到我在吃問我怎麼生吃絲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