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刷卡、打卡上班時代來臨!臺灣行動支付即日起上線

記者洪聖壹/臺北報導

「當你出門,忘了帶甚麼東西,會讓你一定要跑回家拿?」在未來,這個問題的答案,可能只會有「智慧型手機」了!

一句「行動支付趨勢銳不可擋!」臺灣行動支付股份有限公司今天(12/30)宣佈啓用「PSP TSM」平臺,並與羣信上線的「MNO TSM」平臺介接,推出國內唯一支援 Android、iOS 系統平臺的行動支付解決方案,讓民衆即日起透過更換新的「NFC USIM」卡,就可以用指定手機,透過空中下載 32 家金融機構、悠遊卡進行行動支付的功能

▲▼在中央銀行、政府、金融、電信消費通路、行動終端廠商支持之下,臺灣行動支付股份有限公司以不到半年的時間,宣佈開通申辦「手機金融卡」、「手機信用卡」與電子票證、員工證等功能,並於「即日起」上線。(圖/記者洪聖壹攝)

行政院交通部、金融業、電信業站臺!「PSP TSM」平臺規模空前:

在羣信行動數位科技宣佈開放行動支付之後,另一股勢力更大的行動支付聯盟─「臺灣行動支付股份有限公司」宣佈啓用的行動支付功能,現場衆星雲集,包括臺灣行動支付董事長趙揚清、行政院副院長張善政、中華民國銀行公會理事長李紀珠、交通部政務次長建宇、財政部政務次長吳當傑、央行副總裁楊金龍、羣信科技董事長林志盈中華電信董事長蔡力行,偕同 32 家金融機構以及包括臺灣郵政、101、新光三越、全家、家樂福、G2000、伯朗咖啡在內的民生消費通路,一齊打通一條通往遠端繳費跟進端購物的行動消費之路;牽涉範圍橫跨金融、保險、電信、交通、公共事業、學雜費、健保、醫療、貸款,甚至貸款、物管仲介以及所有食、衣、住、行、育樂、百貨等所有跟「花錢」有關的所有相關產業。

▲目前開放申辦行動支付的金融單位與相關進度。(表/業者提供)

▲▼目前支援遠端繳費與近端購物的所有消費類別。(表/業者提供)

目前臺灣行動支付已經有 32 家金融機構加入「PSP TSM平臺」,其中 24 家完成系統介接測試,並且有 18 家在 12 月 30 日同步上線,民衆不管是要在銀行申請「行動金融卡」或「手機信用卡」,都可以藉由全新上線的「PSP TSM 平臺」空中下載(Over The Air,簡稱OTA)服務,載入手機當中,不僅可在實體商店以 NFC「近端消費」,也可在網路上消費購物、轉帳、繳費、繳稅等「遠端支付」。

▲▼申辦金融卡就可以進行付款、繳費等資訊,還可以進一步查詢相關交易明細。(表/業者提供)

在消費與全球接軌方面,財金公司、聯卡中心、臺灣票交所等三大結算機構也已經 VISA、MasterCard 國際卡組織的串連,不論在國內或國外,只要標示有「Visa payWave」與「MasterCard paypass」的 260 多萬臺「感應式POS機」,均可使用「t wallet」錢包進行消費。

※要進行行動支付,必須要到電信公司換 NFC USIM 卡:

臺灣行動支付的解決方案是透過專用 NFC USIM 卡進行安全的空中下載金融卡管道來進行認證消費,在這方面,目前率先介接的電信商僅有「中華電信」的 MNO TSM 平臺,至於臺灣大哥大、遠傳、亞太及臺灣之星的「MNO TSM平臺」,則要等這次跟羣信公司洽談介接完成之後才能申辦,時間點會落在 2015 年第二季。

▲向金融單位申辦完成行動金融卡/信用卡之後,必須要到電信公司申請 NFC USIM 卡,才能進一步開通相關行動支付的認證程序,目前該 SIM 卡採用「第一次申辦」免費提供的服務,即日起開放受理單位是中華電信,未來其他電信公司會陸續開放申請。(圖/記者洪聖壹攝)

※注意!不是每臺 NFC 手機都可以行動支付:

在支援手機方面,相較於聯合國際與羣信行動支付平臺,臺灣行動支付支援的 NFC 手機比較多,包括了 HTC、InFocus、LG、Samsung、Sony mobile 等大約 30 餘款手機才能使用,即使如此跟日本現今有超過 86 款 NFC 手機流通相比,仍然遠遠不足以因應市場需求。

不過臺灣行動支付公司針對 iPhone 5 以上的用戶,則是推出「oti WAVE 嗶嗶熊」,讓使用者藉由 USIM 卡與外掛式裝置的方式,進行行動支付。

爲了避免消費者混淆,目前手機能不能支援,只要下載《t wallet》應用程式,就會自動進行檢查動作,民衆也可直接到http://www.twmp.com.tw查詢。

▲市場上並非所有 NFC 手機都支援臺灣行動支付功能。(表/業者提供)

針對 iPhone 用戶,臺灣行動支付公司也向「關貿網路公司」採購 1 萬支「oti WAVE 嗶嗶熊」提供消費者「免費」使用,只要是 iPhone 5 以上的使用者,在金融單位臨櫃申辦行動金融卡、行動信用卡通過,就可以免費獲得一隻,接着插上 oti WAVE 嗶嗶熊外掛式裝置安全儲存媒介,就不用管手機是否支援 Apple Pay,都可使用現今通過的行動支付功能。

▲▼臺灣的  iPhone 5 以上用戶,只要裝上這隻oti WAVE 嗶嗶熊外掛式裝置安全儲存媒介,就可以正常進行臺灣行動支付的功能,而目前這隻熊也是免費提供。(圖/記者洪聖壹攝)

簡而言之,民衆到銀行申請完行動信用卡或金融卡,核卡通過之後,要在臺灣使用行動支付功能,必須要做兩件事,第一,要換上新的 NFC USIM 卡,第二,要下載《t Wallet》App。開啓 App 之後,系統會先檢查手機是否符合行動支付功能使用,當手機通過系統檢查之後,就能收到核卡通知,接着使用者才能點開《t Wallet》App 進行行動支付的功能。

▲臺灣行動支付申辦流程。(圖/業者提供)

而行動支付的使用者介面相當簡單而且安全,爲了避免誤觸,每次要消費前,要先按音量按鍵,輸入密碼,確認是本人消費,纔會進行支付功能,如果是刷卡的話,當刷卡金額超過臺幣 3,000 元,那就還要再輸入一次密碼,確認是本人消費,纔會進行刷卡的動作;這次認證過的臺灣行動支付,也可直接進行網路購物或是辦理行動轉帳,功能跟一般信用卡、金融卡、悠遊卡都是相同。

▲實測臺灣行動支付只要認證過後,3,000 元以下小額付款時間大幅降低。(圖/記者洪聖壹攝)

▲實測臺灣行動支付只要認證過後,3,000 元以上刷卡付費必須要進行第二次輸入密碼的手續。(圖/記者洪聖壹攝)

整體來說,在政府全力支持站臺之下成形的「臺灣行動支付公司」,相較於率先與開南大學進行策略合作的聯合國際,還是由五大電信合作的羣信行動數位科技,從各項發展性來說,臺灣行動支付公司都是這場號稱有 900 億行動支付商機戰當中的最大贏家。因爲它在政府部門全力支持下,搭配羣信科技擁有的電信資源,以及臺灣行動支付擁有的金融單位資源拉擡之下,才真正讓長達三年的臺灣行動支付實現「公測」的願景

接下來,臺灣行動支付將面臨到的問題,除了首當其衝的 Google HCE 平臺、Apple Pay 平臺等國際支付平臺外;當務之急,對外應接續導入像是 JCB、銀聯、美國運通等國際卡別以及提供民衆更方便的「跨境支付」管道,對內應持續與終端設備商合作,提供市場上從入門、中階高階的智慧型行動產品;此外,應該積極洽談更多大衆消費通路(像是7-11、麥當勞、星巴克)、交通運輸(像是臺灣高鐵)以及網路購物的合作,進而從臺灣行動支付服務出發,進軍國際行動商務市場,才能真正讓更多消費者願意走向行動支付新紀元。

▲目前 Apple Pay 僅開放在 Apple Pay 支援的地區購買的手機以及當地信用卡,才能在臺灣進行消費。(圖/記者洪聖壹攝)

▲臺灣三大行動支付平臺比較表。(表/業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