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行雙語教育政策 教育部不避諱問題多

立法院教文會今(26)日舉辦公聽會,審議雙語課程列《國民教育法》、《高級中等教育法》政策評估公聽會。(李侑珊攝)

行政院2018年12月提出 「2030雙語國家政策發展藍圖」,立法院教文會今(26)日舉辦公聽會,教育部書面報告呈現,政策執行確實有諸多問題,並對雙語教育納入《國民教育法》、《高級中等教育法》,有學校制度產生入學方式」、「常態編班」、「雙語師資」、「課程發展」及「就學經費」等衝擊或問題,目前擬於透過「普及提升」、「重點培育策略營造雙語環境

教育部提到,對於雙語教育納入《國民教育法》、《高級中等教育法》,由於兩法適用對象全體國民及一般類型學校教育,因此如要修法,擬透過「普及提升」、「重點培育」策略來施辦,營造雙語環境,加深學生體驗英語機會,爲學生面對全英語教學做準備。

「普及提升」的做法,教育部表示,可採取漸進式,鼓勵學校推動英語授課,部分課程及活動則以英語教授大專校院方面,則逐步推動英語課採全英語教學、建立教師支持系統等。

「重點培育」方面,教育部區分高中雙語實驗班,以英語課採全英語教學,國語文教學外,其他領域應採雙語教學;另針對「大專校院雙語標竿學院」、「雙語標竿學校」部分,鼓勵大專校院針對需結合英語推動涉外事務交流專業領域,成立專業領域雙語標竿學院,並輔導重點大專校院成爲雙語標竿學校。

但在執行問題上,教育部也坦承存在諸多問題,包含國內普遍欠缺英語使用環境及需求,學生生活應用英語及專業人士職場英語能力有待提升,現行英語檢測機制方面,則較難提供學習回饋並刺激學習動機,以及雙語授課師資有待提升等。

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系教授林子斌表示,推動雙語教育,必須先了解,英語教學與雙語教育,相輔相成,互爲表裡,不能把學科當成英文課來教,學生必須得聽得懂學科,老師才能以雙語教學;學校方面也不能完全依賴學科老師,校長與主任所有人都要投入,必須知道,行政與教師都是學生學雙語的角色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