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論廣場》印太經濟架構終結FTA(呂志翔)

(新華社)

2021年1月開放美國含萊克多巴胺豬肉進口,12月「反萊豬公投」失利,民進黨政府追求「美臺雙邊貿易協定」(BTA)或「自由貿易協定」(FTA)理應形勢大好,但在現實世界,FTA正逐漸從雷達螢幕消失。政府轉向美國倡議的「印太經濟架構(IPEF)」,只是FTA對深化雙邊關係及對臺灣的重要性絕非IPEF所能替代。

熟悉美國貿易政策人士對此發展不感意外,因爲華府已形成兩黨共識,美國不再尋求加入如《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等區域經濟整合機制,也不考慮談判新的FTA,以免因爲關稅減讓,擴大開放市場傷害美國勞工及製造業。換言之,民進黨一直鼓吹的FTA至少在可預見的未來已難落實,但絕大多數臺灣民衆仍被矇在鼓裡。

前總統川普退出CPTPP的前身《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等單邊主義行動,留給拜登一個爛攤子,而同時中國大陸發動猛烈的經貿攻勢,除「一帶一路」外,大陸主導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正式生效,申請加入CPTPP,最近更進一步進軍《數位經濟夥伴協定》。

相形之下,拜登政府一直陷入兩難、矛盾局面,一方面要對抗、壓制中共擴張,同時要保護國內產業、供應鏈及勞工,壓縮了運用區域經濟整合及FTA等工具的空間,對外經貿政策顯得消極、無爲,缺乏「長期、全面、一致」的貿易政策也成爲他最沉重的包袱,就是在這個背景下,去年10月衍生出IPEF的構想,試圖化被動爲主動,尋求突破口。

而民進黨政府一廂情願高估美臺談判、簽訂FTA的可能性,甚至不顧國內食安顧慮,主動讓步,開放美國萊豬進口,在去年底舉行四大公投時仍宣稱「如果不開放萊豬就不能籤FTA、加入CPTPP」,充分暴露民進黨政府無法掌握美國經貿決策脈絡,並刻意誤導民衆,給人民不切實際的期望。

從事實面分析,臺灣開放萊豬進口後,在美國國務院主導下,連續2年舉行了具有象徵意義的「經濟繁榮夥伴對話」(EPPD),但美國貿易代表署除了恢復中止長達5年的臺美「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TIFA)諮商外,絕口不提展開FTA諮商。面對推動FTA阻力重重,民進黨政府靜悄悄將焦點轉移到IPEF,即使具體內容要等到3月底纔會公佈,外交部日前已公開表達歡迎與支持。

美國主流媒體《華爾街日報》、網路媒體Politico及專業期刊也關注IPEF發展,根據有限的資訊,IPEF內容涵蓋貿易便捷化、數位經濟及科技標準、供應鏈韌性、減碳及潔淨能源、基礎建設、勞動標準等議題。美國初步爭取澳洲、印度、日本、南韓、馬來西亞、紐西蘭、新加坡及越南等8國加入,並未包括臺灣。

綜合媒體報導及學者專家意見,IPEF的基本設計在結合印太國家成立「經貿反中俱樂部」,但多數亞太地區國家對IPEF抱持觀望態度,主要原因就是IPEF缺乏開放美國市場的誘因,反而會升高對大陸市場的依賴性,以及不願在兩強競爭中選邊。

IPEF確定不會涵蓋新的「市場準入承諾」,性質與CPTPP截然不同,更不能彌補臺美之間沒有FTA的缺憾,以及化解臺灣被排除在區域經濟整合體制之外的危機。爭取加入IPEF應予肯定,但臺北已出現IPEF將取代CPTPP,透過IPEF積極推動參與印太經濟整合的論調,民進黨政府的話術或許在臺灣內部無往不利,但無助於改善臺灣困境,更無法扭轉國際現實。(作者爲資深媒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