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論廣場》臺灣選舉下的外部因素(潘華生)

美國、日本以及西方的媒體對不同候選人,其實與北京一樣,都毫不猶豫地顯示了他們的偏好。圖爲前總統馬英九選前接受《德國之聲》訪問意外引發討論。(示意圖/本報資料照片)

在臺海軍事緊張和中美競爭加劇的背景下,2024年的臺灣總統與立委選舉不僅攸關臺灣未來的路線選擇,也得到全世界的廣泛關注,擔心選舉結果是否會導致已經非常紛亂的地緣政治局勢進一步激化。畢竟2022年爆發了俄烏戰爭,2023年則發生迦薩戰爭與紅海危機,2024年會不會再增加一個臺灣危機呢?

臺灣的選舉需要講究天時地利與人和。所謂的天時就是國際大環境,現在在外部中美競爭大環境沒有和緩的情況下,中國又與美國主要的西方價值同盟國家關係都不好,大環境影響小氣候,當然臺灣人民也都感受到了。民進黨作爲崛起於臺灣的草根政黨,一直都在地利上佔有些微的優勢。藍營在初選階段就爭議不斷,再加上藍白合破局,郭董負氣出走,所謂的人和也不存在。因此這樣的選舉結果也符合預期。

雖然外部力量在臺灣選舉期間都表面上保持中立,但美國、日本以及西方的媒體對不同候選人,其實與北京一樣,都毫不猶豫地顯示了他們的偏好。例如,美國相關人士多次表達擔心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賴清德的路線可能過於激進,會導致局勢升級,而國民黨的侯友宜則可能過度傾中而限制了臺灣的自我防衛決心。政府與相關智庫人士至少分寸拿捏良好,表達尚且精準,而一些所謂的西方媒體記者,就在他們的報導裡面毫不猶豫地顯示了他們的偏好,嚴重喪失了記者自身需保持中立客觀的立場。

例如《德國之聲》專訪馬英九,擷取就兩岸關係而言必須相信習近平這個標題。《經濟學人》日前對區桂芝老師所做的專訪,批評其追求傳統文化價值而不是西方價值。以馬英九受訪爲例,拜登、習近平兩人已經進行多次的峰會,既然選擇和平共存,進入協商當然就必須選擇相信談判對手的承諾。因此,拜登必須選擇相信習近平,反之亦然。這兩個案例顯示西方記者惡意的延伸及扭曲的處理,尤其標題文字絲毫不尊重受訪者所表達的真意。國民黨需對扭曲的媒體與記者表達嚴正的抗議。

在臺灣選舉中,中國因素也一直扮演着決定性的天時條件。2018年與2022年,在不涉及外交與兩岸的地方選舉都是在野黨獲得壓倒性的勝利。然而,2018年之後,美中競爭態勢轉向激烈競爭與對抗,外在大環境的變化也影響了臺灣的選舉。特別是2019年的香港反送中所引起的香港騷亂,香港政府最後不得不進行鎮壓,這導致主張兩岸和平互動的藍營在2020年的總統與立委選舉受到重創,偏向臺灣獨立、與中國大陸對抗的綠營成功利用了臺灣民衆的恐慌,不但以歷史最高得票紀錄贏得總統大選,更因此獲得超過國會6成席次的絕對多數,首次完全執政。

由於美中競爭以及兩岸關係的惡化,2022年地方選舉被徵兵備戰的議題所影響,傾向維持現狀與兩岸和平的藍營再次獲得勝利。由此可見,過去在臺灣選舉中的中國相關議題是中性的,可能對主張對抗與主權獨立的綠營有利,也可能對主張維持現狀與和平交流的藍營有利,但現在在臺灣,中國因素已經被認爲是高度負面的存在,這既有北京操作不當,也有綠營刻意污名化的因素。

然而,臺灣選舉中的美國因素卻是決定性的,不但各個候選人在選舉前都會前往美國與美國的政治人物、智庫進行溝通,各候選人也都競相以取得美國的背書保證爲榮。畢竟在現今中美兩大國主導的國際秩序之下,臺灣要維持事實獨立的現狀,必須要取得美國的軍事與政治支持。

臺灣選舉裡還有一個重要的中國因素,那就是中華民國及其憲法。不管賴清德在選舉過程中說了多少選舉語言,只要他還是一個務實者,務實的標準就是是否在其就職演說中承認《中華民國憲法》與「一國兩區」的《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中國大陸不論是長期化的軍事威脅,或是經濟上的恩惠,其實均已邊際效用遞減。大陸要維繫與臺灣的關係,關鍵在於真正的尊重《中華民國憲法》下的臺灣民主與經濟體制。

(作者爲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