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論廣場》美中勒緊反獨繮繩 賴清德別扯(蘇泳霖)

美國《外交事務》期刊發表葛來儀、白潔曦、柯慶生合撰的論文,建議賴清德若當選總統應處理民進黨《臺獨黨綱》的問題。(示意圖/資料照/杜宜諳攝)

2024大選處處充滿驚奇,從「藍白合」幾近成功,到破局後「三腳督」勢均力敵,再到如今迴歸「藍綠對決」局面,短短半個月時間高潮迭起。這還只是臺灣內部的政治板塊劇烈變化,若放諸臺灣外部環境、美中競合的宏觀視角,此次選舉另一面的驚奇劇情纔剛剛掀開。

美國《外交事務》期刊11月30日發表葛來儀、白潔曦、柯慶生合撰的論文,主張在臺海加強「威懾」與「再保證」的雙重策略,建議賴清德若當選總統應處理民進黨《臺獨黨綱》的問題;幾乎同時間,美國在臺協會(AIT)臺北辦事處處長孫曉雅接受美媒採訪時引用日前「拜習會」上中方「和平統一」的說法,稱臺灣並未面對迫在眉睫的武力入侵威脅,並認爲對岸攻臺計劃與實際準備出手之間「有重要區別」。

儘管葛萊儀在X推文表示,不滿她建議賴清德「棄獨」的說法被人「斷章取義」,但這種抗議反而是像在事後找平衡,而且作爲學者代表的葛萊儀等人在《外交事務》上的撰文,與作爲官方代表的孫曉雅接受美媒專訪時討論的內容,實質上涵義相通,就是美中經過舊金山拜習會後,正在尋求臺海「再保證」的共識:大陸向美方再保證,只要臺灣無意尋求獨立,就會維持和平統一政策、不會武力攻臺;美方向大陸再保證,只要大陸無意以武力併吞臺灣,就不會支持臺灣獨立、維持美臺非官方關係。

除了上述兩點「再保證」以外,孫曉雅的專訪與葛萊儀的發文還透露了拜習會後對臺政策的調整。例如,大陸要求美方「停止武裝」臺灣,孫曉雅則表示美方對臺出售武器是「不會做出改變的承諾」,但也強調武器屬於防禦性質。又如,葛萊儀推文表示,臺灣繼續聚焦國防能力相當重要,如果侯友宜當選,強化嚇阻也至關重要。換言之,美國對臺安全保障的義務雖然不變且堅定,但附加了兩個條件:一是美國只會提供防禦性武器,臺灣加強國防要靠自己;二是臺灣不應尋求正式獨立,並要透過一些動作鄭重保證。

美國學者的重磅文章發表後,民進黨發言人在賴清德接任黨主席後首次表示,民進黨政府堅持依循《中華民國憲法》,《兩岸人民關係條例》處理兩岸事務。上面這段話完全可以理解爲,民進黨是在被美方「按着頭」的狀況下,極不情願說出來的,否則賴清德早就可以將其寫入「四大支柱」的臺海政策論述中,何必要等到選前最後1個月,被美方學者洗臉之後才匆匆表態?更何況,民進黨此次的迴應稿仍然堅持《臺灣前途決議文》,意即保留「法理臺獨」的選項,等同於反嗆美方學者對廢除《臺獨黨綱》的建議。

拜習會表面上中美對臺灣各說各話,實質上已經拉緊反獨的繮繩,賴清德若對遵守《憲法》做出「再保證」,就不得不面對「兩岸非國與國」的問題,到時恐怕更難自圓其說。

(作者爲智庫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