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論廣場》藍白破 國民黨四失誤(沈寬)

藍白合瀕臨破局。(中時資料照)

從「藍白合」的卡關,到如今的明顯瀕臨破局,雙方各有怨怪,卻都理直氣壯,直指對方的不是。一旦破局,究竟哪方應負起最大的責任,只能從未來的「三腳督」選舉結果,才能作正確的判斷了。

縱觀整個從協議到民調專家的會商過程來看,國民黨的失誤過多,在志得意滿,以爲穩操勝券之下,輕忽草率,大意失了荊州,如今看來,已很難有扳回一城的餘地了。

藍、白在談判桌上協議,雖說連同馬英九推薦,總共3位專家,理當一秉學術良知,作公正的裁斷;但因爲是各自銜命而來,當然也難免各有立場,會據理力爭。馬英九推薦的陳陸輝應該是中間人的見證角色,只能居間仲裁,主要還是民衆黨派出的關智宇、國民黨派出的莊伯仲纔是談判的要角。

關智宇被選上,當然是意料中事,他雖說也是民調專家,但在前次委託世新大學操盤的「匯流民調」中,就引發過不少的「偏坦」柯文哲的爭議,可見其固守的立場。關智宇也顯然不負使命,達成了任務,舉出其中3份有利於侯柯的民調缺失,使國民黨不得不將其「擱置」,遂造成評比時3:3平手的結果。

國民黨派出的專家是文化大學新聞系的教授。但是,他其實是國民黨的第2人選,原先的第一人選是洪永泰,但遭洪永泰婉拒,莊伯仲是「臨危授命」,平時雖對民意調查素有研究,但畢竟不如洪永泰有過較多實際操作經驗,深諳其中的眉眉角角。

國民黨以二軍對一軍,就註定了屈劣勢的結果。莊伯仲犯的最大的疏漏,就是民衆黨的「內參民調」是含有郭臺銘在內的,顯然這就不符合以「柯侯」、「侯柯」對決「賴蕭」的原則,而當場提出異議,將其刪除或擱置。否則的話,3:2的局勢出現,就不至於有後續的爭議了。以「中駟」對「上駟」,這是國民黨的第一項過失。

其次,國民黨主張保留的、卻被民衆黨擱置的民調,到底是如何被提出來的?難道當初國民黨不曉得是對比「柯侯」、「侯柯」與「賴蕭」的差距嗎?更重要的是,既雲「擱置」而不是「刪除」,那在明知是3:3的情況下,是不是可以據理力爭,取出「備用」呢?事前準備不足、演練不周,這是國民黨犯的第二項錯誤。

有關「統計誤差」與柯文哲的「讓3%」爭議,現在已經是聚訟紛紜的焦點了,雙方的認知有差距,我們倒也不必去懷疑國民黨是故設陷阱,或是民衆黨強辭奪理、不肯認輸了。國民黨也承認,依民衆黨的計算方式,其實就是3:3打成平手。

兩黨協商,本來就是政治協商,應以政治手腕來解決。最佳的處理方式,就是在此平手的基礎下,展開再度的協商,重新開局或真正善意的協調。但國民黨大概是心急了,居然死死抓住一般民衆並不瞭解的統計學誤差,堅持自己是勝的一方,遂使得民衆黨得以大肆宣傳「讓6%」之說,反而在輿論上吃足了大虧。國民黨號稱政治人才濟濟,卻完全看不出政治人物應有的智慧,豈不知「事緩則圓」?這是國民黨的第三個錯失。

究竟柯文哲知不知道所謂「統計誤差」的定義,從各種跡象看來,當然是不可能不清楚的,據朱立倫的說詞,是已經充分告知了;但顯然柯營不承認這點。如此重要的協調會議,原本就該公平、公正、公開,但朱立倫卻力排衆議,主張「不錄音」,即使真有告知,在柯文哲不予承認的情況下,當然也就沒有任何的證據力可言了。這是國民黨犯的第四個失誤。

目前的情況是,柯文哲不但公開宣示「我會繼續用臺灣民衆黨總統候選人身份拼戰到底」,「拼戰到底」容或可以有各種解讀的可能,也殘留了些許轉圜的空間;但是,絕對已排除了「侯柯配」的選項,柯文哲堅定認爲必須推出「最強」的一組人馬,並否決了侯友宜「重新檢視9份民調」的提議。所謂「最強組合」,當然「以柯爲正」是唯一的選擇,但從國民黨22日下午記者會的強硬態度來看,是不可能接受的。如今,柯文哲早有備案,除了四度與郭臺銘密會外,更明言已有「口袋名單」,準備展開藍白破局後的「柯X配」。

從一開始的協議出爐後,衆家輿論都認定了必然是「侯柯配」的結局,以此民衆黨人及柯家人,先是愁容滿面、哀聲嘆氣,甚至還痛哭流涕,殊不知「哀兵必勝」;國民黨原先勝券在握,沒想到峰迴路轉,卻因一連四個輕忽草率的失誤,種下意想不到的結果,雖不能說是「驕兵必敗」,也着着實實印證了「大意失荊州」這句話。

(作者爲自由撰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