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論廣場》國慶鼓勵民防 火上澆油(蘇泳霖)

臺南武陣。(取自直播)

蔡英文總統10日發表一年一度的國慶演說,在兩岸關係部分,除了重申「四個堅持」以外,還強調對岸軍事挑釁、破壞印太區域和平穩定,最後「硬中帶軟」表達對疫情解封后兩岸交流的期待,以及尋求雙方對話的可能性。蔡總統罕見表達避免兩岸兵戎相見,究竟能否化解臺海危機,實在不容樂觀。

8月裴洛西訪臺後的中共圍臺軍演,共機、共艦迫近臺灣人家門口,使得兩岸距離戰爭狀態僅有一步之遙,因而政府高層將此次國慶演說的涵義,解讀爲「破除中國意圖建立的新常態」。但問題在於,這種新常態的破除口說無憑,如果沒有足夠實力,也缺乏足夠智慧,很難實質化解臺灣的被動,最後還是淪爲大外宣或大內宣。

更何況,單就大外宣角度而言,全球首富馬斯克在國慶前夕無預警拋出「臺灣特別行政區」的倡議後,臺灣在國際話語權上就已經輸了一截,反倒是更加凸顯出所謂「新常態」的存在。相較於馬斯克的俄烏和平方案,遭到澤倫斯基以及西方自由派的強烈質疑,馬斯克的臺海論述卻難在西方輿論場激起水花,也看不到自由世界的任何重量級人物公開反對。

以駐美代表蕭美琴迴應馬斯克的推文爲例,「戰貓」突然不見了,而是四平八穩地表示:「臺灣的自由民主不是賣的,任何關於臺灣未來的建議,都必須和平決定、不受脅迫,並且尊重臺灣人民的民主意識。」換言之,蕭美琴並未明確否認馬斯克的「臺灣特區」也包括在「任何關於臺灣未來的建議」之中,只是強調決定方式必須民主、和平。如果按照民進黨檢討在野黨的標準,蕭美琴這種言論完全可以視爲「投降派」、「中共同路人」了。

由此觀之,臺海軍事緊張升溫,一定程度上有利於對岸兜售「和平統一」主張,因而站在臺灣的角度,需要絞盡腦汁的是如何降溫、緩和,而非一味火上澆油。再來看這次國慶演說,蔡總統居然談到臺灣百姓正在踊躍投入民防學習,不免有一種給黑熊學院打廣告的感覺。衆所周知,臺灣社會基本上對這種「全民皆兵」的論調無感,蔡政府卻反其道而行之,把少數人的激進思維拿到國慶演說層級大書特書,當然有向美方交「投名狀」的外宣意味,但這何嘗不是一種膨風呢?

不過,這次國慶演說有兩個亮點值得進一步觀望,因爲某種程度代表了蔡政府有意管控兩岸風險:其一,釋出期待兩岸民間交流舒緩臺海緊張,但加上了「兩岸邊境解封」的前提,說明要等大陸先放寬,臺灣纔會同步跟進。其二,以「理性、平等及相互尊重」作爲與北京溝通的前提,這與2020年1月提出的「八字箴言」與去年國慶提出的「互不隸屬」相比,態度有所軟化,但北京要求承認九二共識的立場肯定不會鬆動,恢復制度化溝通仍然渺茫。

(作者爲智庫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