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論廣場》反恐的上策是發展經濟不是軍事(林建甫)

911攻擊後,小布希政府以軍事行動迴應,導致美國深陷伊拉克與阿富汗兩場無法勝利的戰爭,進而開起「美國治世」(Pax Americana)的瓦解。圖爲客機撞上雙子星大廈。(圖/美聯社)

這陣子以來最令人震驚的一幕就是阿富汗喀布爾機場的混亂及搶搭美國撤退飛機的狀況。阿富汗號稱帝國墳場,近百年曾經意圖稱霸世界的三大強國:英、俄、美都在此留下了足跡,但卻依次以失敗而收場。阿富汗人未來怎麼辦?

2001年的911事件,被恐怖分子劫持的兩架客機先後撞向美國紐約曼哈頓世界貿易中心兩座大樓,引發劇烈爆炸。烈焰熊熊,濃煙滾滾,世貿雙塔轟然倒塌,無辜生命消逝,馬上引起美國極端的憤怒。911事件後,美國及其盟友發動的反恐戰爭,目標就是針對阿富汗及中東地區的蓋達組織、塔利班等伊斯蘭極端組織進行的軍事打擊,後擴及各式的反恐制裁行動。

911之後,美國及阿富汗北方聯盟閃電攻下喀布爾、瓦解塔利班之大公國,美國就此輸出「美式民主」以建立共和政體。在2001年末,阿富汗主要的反對勢力領袖以及流亡份子在德國波昂集會,並同意了一項新的政府架構計劃,2001年12月就成立臨時政府,2002年6月開始過渡政府,確立新憲法及籌備總統選舉。2004年1月26日新政權宣佈改國號爲阿富汗伊斯蘭共和國,並在2004年10月9日舉行選舉,選出第一位民選總統。但美國手伸得很深,雖美其名幫助重建阿富汗,但是反恐仍在進行,阿富汗的美軍一度高達11萬人。

美國及盟國動輒以數十億美元進行國際援助,也企圖重建經濟秩序,但成果一直有限,多數人還是赤貧狀態。而且塔利班組織依然掌控西南部大片領土,無人敢涉足此一區域,也沒有經濟活動。又由於安全問題,每年光臨的外國遊客數量極少,大部分遊客集中在首都喀布爾、巴米揚地區,以及阿富汗西部的赫拉特。物資的極度匱乏也造成了旅遊設施的落後,住宿費用尤其高昂,無煙囪的觀光產業難以發展。

阿富汗地理位置處於內陸、不臨近海域,先天註定貿易不暢,只有較高端的商業投資於首都及有軍力保護的幾個都市,其他地區依然是小農經濟狀態,高度依賴外援。在經濟困頓下,其實阿富汗從1992年開始,除在2001年塔利班對鴉片下禁令外,其在金新月(Golden Crescent)地帶種植鴉片,生產早就超越拉丁美洲地區、金三角等地,成爲世界鴉片生產第一大國。

依阿富汗2019年資料,人口3290萬,土地面積64萬7500平方公里,名目人均購買力不到1000美元,平價算大概2050美元,失業率超過23%(2015年甚至達40%),約一半人口生活在貧窮線以下,導致許多失業壯丁鋌而走險加入激進的恐怖組織或成爲走私、犯罪者。

以《二十一世紀資本主義》享譽世界的法國學者皮凱提 (Thomas Piketty)曾在法國《世界報》發表專論,談到一個重要的觀點:對付恐怖主義真正的上策是用經濟,而不是靠軍事。皮凱提表示,中東「伊斯蘭國」猖獗,背後最大原因是中東經濟嚴重不平等,西方國家必須爲這種不平等負起多數的責任。他認爲中東淪爲舉世最不平等的區域,使得中東的政治社會體系極爲脆弱,對付這種恐怖主義的上策只能從經濟層次着手,具體方法是確保中東的石油收入用於挹注區域發展,包括更普及的教育等。

反恐大量的金錢花費,很多都落入軍火商的手裡,實在不如尊重當地的國情、文化,讓在地的聯合政府治理,然後發展經濟。阿富汗的經濟不是沒有救,用對方法,可以走到一條康莊大道。

數千年來,若要減少戰亂,改善人民生活,最好的辦法莫過於停止戰爭,進行農業,發展商業及貿易。當挨餓受凍,生存面臨威脅,爛命一條,什麼恐怖的事都可以做。逐步發展經濟,有乾淨的水喝、填飽肚子、別讓自己受凍、有固定的住房,纔可以確保和平。當生活水準提高,人民越來越富裕,有了幸福感,也就不會想打仗了。

臺灣、大陸在二次世界大戰後也都相當貧窮,我們終究都發展了經濟。兩岸應該攜手幫助這些未開發地區,做好經濟發展。

(作者爲中信金融管理學院講座教授、國立臺灣大學經濟系名譽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