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論廣場》大陸插手俄烏戰事機會變大(張延廷)

圖爲一名烏克蘭士兵用樹枝遮蓋裝甲車輛。(新華社)

美國參謀首長聯席會議主席密利上將勸促烏克蘭要與俄羅斯展開談判,以便結束已耗費9個月的戰事,此訊息透露出這場在東歐的軍事行動曠日廢時及具不確定性,也間接顯示美國政客們對於這場「代理人戰爭」的利益權謀過於天真,已超出原來軍事推演的規畫和佈局。

遠自前「蘇聯」時代,俄羅斯軍隊的戰場準則和教範即明文載有「若傳統戰爭投入10個機械化師尚不能取得勝利時,即可考慮動用核武」之定義。由俄羅斯總統普丁在2月24日發動此役不難推論,原本構想是以「閃電戰」姿態入侵烏克蘭,一如2014年夏季攻佔克里米亞一般坐收「摧枯拉朽」之效。

無奈烏克蘭當局負隅頑抗,尤其在接收歐美及北約組織所供應的武器裝備後,反而力挫俄軍氣燄,甚至在9月的烏東收復戰役,將士氣低迷的俄軍打得倉皇后撤。然而這並不能視爲俄軍將全線潰敗,反而可能加深普丁一意孤行的決心,將在俄烏戰爭中投入更多籌碼,甚至不能完全排除會在烏克蘭境內動用戰術性核武。

北約東擴是冷戰結束後長達30年持續進行的現象,在美國主導下,北約納入原本屬於舊《華沙公約》集團的成員國,此舉不僅可鞏固美國在歐洲的霸權地位,更能借由軍售策略全面掌控東歐各國的政、軍領導層級,讓霸權更有理由繼續成爲左右德、法、義等歐陸大國的國際政治。此次俄、烏交戰,正予美國有更正當的理由,讓歐洲各國不得不繼續臣服於美國軍事和外交的掌控,但隨寒冬到來,對於是戰是和的討論將會更頻繁出現在歐洲政壇,甚至在美國大選後的新國會結構亦會有熱烈論辯。

早在俄烏戰爭爆發兩個多月後,北約就力邀北歐的芬蘭和瑞典加入軍事同盟,並迅速獲得美國支持通過,但至今仍然不對烏克蘭欲加入北約予以迴應,僅以部分戰術性軍備供應烏軍用於反擊。以「海瑪斯」火箭系統爲例,原本是美軍陸戰隊用於前線的「游擊戰」武器,在年前美俄中止《中程彈道飛彈條約》後,美國曾設想要將此裝備部署在東歐波蘭和捷克兩國,藉以對抗俄羅斯的「伊斯坎德爾」短程彈道飛彈,但俄烏戰爭爆發正好使美國有機會在東歐戰略前沿部署,亦可立即在戰場上作實戰驗證。

衆所皆知,俄羅斯對烏克蘭最大的軍備威脅,開始是戰術飛彈的無差別空襲,然要更有效防禦及阻絕俄軍飛彈轟炸,美國可供應的軍備項目無論性能和射程都有遠多於「海瑪斯」的高效防空系統。例如美國在韓國部署的「薩德」系統,其防護範圍從半徑500公里可延伸到3000公里,相搭配的AN/TPY-2機動相列雷達可在1000公里距離外探測到一顆足球大小的空中目標,這遠非「高機動化火箭砲兵」系統(HiMARS)所可比擬。

再者,美國在東歐新設置的陸基「神盾」系統,亦可從鄰近基地、甚至在黑海的驅逐艦發射飛彈攔截來襲的俄軍飛彈,讓烏克蘭的平民及城鎮戰損減至最低,但是美國卻未做出此軍援計劃,就是避免與俄軍正面對決而捲入戰火。

另一值得注意的是,在數月前歐洲政壇就有呼籲中國出面干預制止俄烏戰事的聲音,而今中共二十大落幕,習近平權力已再次鞏固,若對岸果真願意調停此戰,不僅可取得戰後重建的重大利益,亦可將歐洲「一帶一路」的戰略佈局紮根更深,同時亦影響美、中在臺海議題上的討論與妥協,吾人不可不慎。

(作者爲前空軍副司令、國立清華大學榮譽講座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