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論廣場》俄烏戰事教兩岸的事(王欽)
大陸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藍孝威攝)
俄烏戰事已超過一週,俄烏緊張局勢更是延續多年,一直以來俄烏關係尤其是烏克蘭的結局,都被認爲是兩岸關係特別是臺灣前途的借鏡。最近的風向似乎是避免將二者相提並論,不過這二者有着太多可資比較之處,無論是對臺灣還是對大陸,通過觀察戰爭起因、雙方應對及歐美的反應,都能獲得大量參考經驗。
對臺灣來說無疑是極大的負面感受,這也是爲何從一開始綠營就集中火力宣傳臺灣不是烏克蘭,臺灣的戰略地位和地緣價值遠高於烏克蘭。這類話術當然只是爲了安撫民心,烏克蘭作爲北約對抗俄羅斯的前沿陣地,直接關係到歐洲安全,無論是作爲直接當事方的歐洲,還是美國都不會認爲烏克蘭沒有臺灣重要,雖然美國經常說要把戰略重點從歐洲轉移到印太,但一次次的地緣政治衝突表明,俄羅斯始終是歐美揮之不去的頭號戰略對手。
但即便如此,北約依然不敢逾越雷池,只能提供大量武器裝備和道義支持,這些看在臺灣眼裡,要說沒有觸動那當然是假的,而且烏克蘭替歐美擋子彈起碼有大量免費贊助,臺灣替美日擋子彈得自己付費,還遠高於市場價。澤倫斯基動不動就批評歐美支持力度不夠,現在還慫恿北約建立禁飛區,這麼嗆辣的演出可是民進黨想都不敢想的,因爲他們連失意政客都不敢得罪。
當然,想讓民進黨汲取教訓無異於與虎謀皮。真正有機會從這場戰事中收穫經驗的當然還是中國大陸,事實上,許多人也認爲這是大陸武統臺灣的一次真實實驗,可以全程觀察戰事進程、外國制裁力度以及終局結果。
首先從起因來看,站在俄羅斯一方的立場,烏克蘭大規模採取去俄化行動,而且對烏東部地區採取軍事行動,都直接衝擊俄羅斯的切身利益和民族情感。開戰之前普丁發表長篇大論,訴說俄烏兩國的親緣關係並痛斥烏克蘭的去俄化行經,這些在大陸看來當然是感同身受,臺灣的去中國化行動以及否認兩岸同宗同族的論調,是大陸對民進黨不滿的直接情感原因。
從模式上看,二者也高度雷同,烏克蘭大力否定蘇聯歷史和臺灣拒斥中華民國如出一轍,烏克蘭敬奉二戰期間的納粹分子,而臺灣也在捧着日本皇民的餘溫。如果烏克蘭和臺灣真的有什麼不同,那主要是在程度上,烏克蘭的納粹分子在殺戮,而臺灣還不敢走那麼極端,但也不能否認的是,臺灣極端分子的萌芽已經出現,要將統派「掛路燈」的仇恨言論一度在網路上甚囂塵上。
但是,無論是俄羅斯還是大陸的民族情感因素,都不會被歐美諸國所關心,這場演講反而還被他們揶揄和攻擊,這也說明訴諸民族和歷史因素,在國際宣傳中並不能給自己加分。可以預見,如果大陸對臺採取武力行動,鋪天蓋地的國際抵制也會如期而至。不過目前來看,各國的制裁對俄羅斯暫時還不到傷筋動骨的時候,尤其是對歐洲來說,更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所以即便是被視爲金融核彈的移除SWIFT,也是表演成分居多,只做了半套。
但即便如此,俄羅斯也很難堅持太久,畢竟戰事拖延愈久,俄羅斯要付出的代價愈大。從這個角度看,加緊建構經濟安全網,纔是大陸對臺政策的當務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