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第一活躍斷層!臺東池上米美味全靠「地震」

臺東池上位在斷層帶,地震活動頻繁,同時也是池上米好吃的秘密。(圖/取自YouTube)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臺東池上米聞名,專家解密美味關鍵竟然是:地震。原來中央山脈海岸山脈豐富的礦物質,除了靠着河流深入土壤地牛翻身更是加速帶動這些礦物質流動,池上位在全球最好動的斷層帶,靠地牛幫忙翻動土壤,才讓米又香又甜。

一顆顆飽滿的米粒,捧在手上晶瑩剔透,煮成熟飯散發香氣,這就是池上鄉農民爲之驕傲的池上米,曾在全國冠軍選拔賽中多次奪冠,池上米的品質深受國人肯定與喜愛。專家針對池上米的種植進行長期研究,終於發現它美味的關鍵竟然是跟地牛翻身有關

中央大學應用地質所朱傚祖教授表示,臺東池上鄉位花東縱谷沖積扇平原,上有秀姑巒溪下有卑南溪中央山脈和海岸山脈豐富的礦物質就隨着溪水的流動深入土壤,而且這裡地處地層活躍世界第一的斷層帶,地震翻動土壤更加速了山脈礦物質的流動,再加上池上地勢高日夜溫差大,綜合這些因素,都使得池上米特別好吃,不過最重要的還是要歸功於地牛翻動土壤。

地震對米質貢獻不僅在臺灣日本新瀉大學也有相關研究,出產越光米的新瀉地表下至少埋了六條斷層帶,1964至2004年都曾發生過規模6以上大地震,研究證實,地震災區內的越光米成長變化白米內的蛋白質含量,的確和地震有關,揭開在地白米的美味秘訣。(新聞來源:東森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