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博整建 少了開放視野與思維

史博館整建後立面左右側新增玻璃盒,在建築界掀起不少正反意見。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國立歷史博物館經五年多整建後重新開館,許多訪客都有所期待。三十多年前筆者在史博館對面的建中唸書,有時上歷史課,老師就直接帶全班走到史博館上課。身爲史博館常客,在整建後重遊,心情是既期待又怕受傷害,是否真的修舊如舊?或者變成新不如舊?

整建後的史博館背面,拿掉之前突兀外加在紅牆之上的綠色冷卻水塔,恢復本來樣貌,讓人對正面整建的成果也充滿想像。

然而,走到史博館正面,卻大失所望。紅牆被挖空,變成外推鋼構加上深咖啡色玻璃帷幕寫着「MUSEUM SHOP」的博物館商店,與古典建築格格不入,在視覺和風格上造成斷裂。另外,以前充滿庭園造景美學的龍溪亭,六根亭柱被刮除紅漆變成裸露水泥柱,周遭植滿韓國草,顯得不倫不類。

博物館原先的開放式大門象徵歡迎,整建後變成大門緊閉,訪客只能右轉再左轉繞路走小徑才能進入大廳,讓許多訪客困惑。這不僅是物理的閉塞,更是情感上的隔閡,減少訪客的流動和參與感。設計者整建時,似乎忽視開放性對於公衆場所的重要性。

過去的多窗透光設計,讓人在欣賞文物時,也能享受植物園荷花池的自然美景。然而,整建後處處封閉的窗戶,卻對訪客形成密閉空間的壓迫感與心理壓力。

此外,改設在展廳中央的簡易樓梯,以及四樓全部改裝成餐廳的空間重分配,讓人感覺喧賓奪主。展覽空間的狹窄會限制展品的數量和多樣性,對教育和文化傳承的使命造成障礙。

歷史是資產或包袱,存乎一心。整建後門窗緊閉的博物館,辜負原本俯瞰植物園荷花池的開放視野與思維;讓人懷念以往到二樓荷豐水月咖啡廳或四樓英式茶館,自在悠閒地在光影流動中,細細品味歷史風華的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