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鬆成、韋森、田國強、向鬆祚重磅推薦 | 交易經濟學:交易系統演化新理論
新書速遞
《交易經濟學——交易系統演化新理論》
作者:王振營
中譯出版社
2024年1月
內容簡介
2008年金融海嘯過後,人們期待新的經濟理論出現,以彌補主流理論的結構性缺陷,揭示覆雜現象背後的經濟規律。交易經濟學正是在此背景下涌現的全新理論。
交易經濟學以有限理性爲基礎,以交易概念爲起點,以交易網絡爲結構,圍繞交易系統演化主題,全面重構經濟理論。作者利用這一革命性理論,以全新的視角揭示了股票投資者“動物性”、經濟滯漲、社區貧困、賭徒行爲等特異現象背後的經濟學邏輯。令人耳目一新。
在主流經濟學看來,經濟增長是家庭和企業經濟活動合成的結果。基於這樣的認知,大部分經濟政策均以刺激交易主體爲出發點。交易經濟學認爲,經濟增長是由家庭和企業自組織網絡運行的產物,而非交易主體行爲的簡單疊加。在政策設計上,交易經濟學聚焦於維護交易網絡結構的完整性和循環的穩定性。面對三年疫情的衝擊,企業資產負債表嚴重受損,家庭現金流大幅萎縮。在此情勢下,宏觀政策的當務之急並非刺激消費,而是對交易網絡支點企業的直接救助,藉助交易網絡的滲透功能,有效激發交易系統活力。
在有限理性框架下,交易經濟學證明了交易勢演化的正反饋機制,得出了交易系統演化必然走向兩極分化的結論,找到了導致傳統社會週期性結構崩塌的根源,爲現代社會制度優化提供了理論依據。
作者簡介
王振營,1994年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法學博士,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員。2016年,出版《交易經濟學原理》,受到經濟學界的廣泛關注,英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以“中國學者挑戰西方主流經濟學”爲題對其進行了專題報道。
目 錄
第一部分 交易經濟學基礎
第一章 交易系統
1.1 交易的意義 003
1.2 交易系統結構 006
1.3 交易系統演化的效率法則 009
第二章 交易主體
2.1 交易主體的選擇 013
2.2 家庭 015
2.3 企業 018
2.4 交易動機的統一 024
第三章 會計矩陣
3.1 會計報表 026
3.2 會計矩陣 027
3.3 會計矩陣處理 032
3.4 會計矩陣指標 035
3.5 會計矩陣協同效應 035
第四章 交易概念拓展
4.1 簡單交易 038
4.2 交易概念的拓展 040
4.3 交易方向 042
4.4 交易時限 042
第五章 預期收益函數
5.1 效用理論 045
5.2 預期收益函數 050
5.3 交易估值時域 062
第六章 預期收益最大化原理
6.1 交易動機三維度 068
6.2 預期收益最大化原理 069
第二部分 交易網絡萌發與結構演化
第七章 交易社區
7.1 交易社區概念 077
7.2 交易社區容量 078
7.3 社區開放度 078
7.4 交易社區集聚度 079
7.5 交易社區穩定性 080
第八章 交易網絡生成
8.1 物物交換的網絡生成機制 082
8.2 貨幣交換的網絡生成機制 084
8.3 交易系統效率增進 085
8.4 交易系統功能增進 088
8.5 交易系統金融化 095
8.6 交易系統信息化 099
8.7 交易相位增生 100
第九章 交易網絡表達
9.1 交易網絡容量 107
9.2 節點度 107
9.3 度分佈函數 108
9.4 交易網絡密度 108
9.5 交易網絡循環率 109
9.6 交易效率 111
9.7 交易網絡連通度 112
9.8 交易網絡重連率 113
第十章 交易網絡分層結構
10.1 供給約束誘導的分層結構 114
10.2 時限約束誘導的分層結構 119
10.3 協同約束誘導的產業集羣形態 122
10.4 非結構約束的網絡形態 126
10.5 交易網絡分層結構演化的性質 131
第十一章 交易網絡相位結構
11.1 多中心相位構型 134
11.2 單中心相位構型 152
11.3 隨機交易構型 157
11.4 供應鏈樞紐構型 160
11.5 供應鏈分層構型 161
第十二章 交易網絡聚合結構
12.1 聚合結構的功能 166
12.2 交易網聚合形態 167
12.3 城市聚合模型回顧 170
12.4 城市聚合交易模型 176
12.5 交易網絡聚合結構演化 188
第十三章 交易系統緊緻性
13.1 緊緻性概念 192
13.2 緊緻度的影響因素 194
13.3 緊緻度震盪 199
13.4 交易系統緊緻化 201
13.5 交易系統的緊緻化效應 203
第三部分 交易主體相互作用機制與交易勢分化
第十四章 交易方程
14.1 交易決策模式 213
14.2 近似決策法則 216
14.3 交易方程 217
第十五章 交易現象詮釋
15.1 交易級聯現象 227
15.2 技術創新 237
15.3 社區貧困 244
15.4 賭徒行爲 250
15.5 產業集聚現象 255
第十六章 交易環
16.1 交易環概念 265
16.2 交易環的典型案例 267
16.3 交易環的運作機制 271
16.4 交易環的描述 272
16.5 交易環的穩定性 276
16.6 交易環分岔現象 282
第十七章 交易勢分佈
17.1 交易勢 285
17.2 交易勢度量 287
17.3 交易勢極化原理 290
17.4 交易勢冪律分佈 298
17.5 交易勢分化的內在機制 307
第十八章 交易系統演化方程
18.1 交易勢分化的度量 314
18.2 交易系統演化方程 316
18.3 交易系統分化進程 323
18.4 社會公平正義 325
18.5 交易勢分化的廣泛影響 331
第十九章 交易空間演化
19.1 交易空間 339
19.2 交易空間結構 345
19.3 交易軌跡方程 348
19.4 交易空間演化 354
第四部分 交易經濟學模型
第二十章 交易態相變
20.1 交易態概念 367
20.2 交易態相變方程 368
20.3 相變方程討論 370
20.4 交易態擴散 374
第二十一章 經濟週期模型
21.1 經濟週期理論的演化 380
21.2 經濟週期現象的本質 383
21.3 交易經濟學週期模型 385
21.4 貨幣政策的調控效果 392
第二十二章 經濟增長模型
22.1 經濟增長理論回顧 395
22.2 經濟增長的本質 397
22.3 經濟增長模型 400
22.4 經濟穩態增長 407
22.5 經濟加速增長現象 410
22.6 經濟增長模型的政策含義 419
第二十三章 交易定價模型
23.1 主流經濟學的價格理論 426
23.2 單邊定價機制 429
23.3 雙邊定價機制 437
23.4 多邊定價機制 443
23.5 三種定價機制的比較 449
23.6 物價方程 451
23.7 物價方程的應用 455
第五部分 交易系統的性質與演化歸宿
第二十四章 交易系統均衡
24.1 均衡概念 463
24.2 α- 均衡 466
24.3 極點駐留 468
24.4 均衡點位移 469
24.5 交易系統弱穩定性 474
第二十五章 交易系統效率衰減
25.1 交易系統效率最優條件 478
25.2 交易經濟學社會福利函數 482
25.3 交易系統潛在最優狀態 484
25.4 交易系統效率衰減 485
25.5 制度壓抑 487
25.6 收入陷阱 489
第二十六章 交易系統的不完美性
26.1 制度譜系分佈 492
26.2 完美製度不可能定理 494
26.3 完美製度不可能定理的啓示 501
名人推薦
當前人們無比期待新經濟理論,交易經濟學應運而生。它以有限理性爲基礎,全面重構經濟理論, 以全新視角揭示了股票投資者“動物性”、經濟滯脹、社區貧困、賭徒行爲等現象背後的經濟學邏輯,令 人耳目一新。面對疫情的衝擊,交易經濟學顯示直接救助交易網絡支點企業優於刺激消費,爲宏觀調控提供理論基礎。王振營博士持續近20年研究、寫作而成的《交易經濟學》一書是交易經濟學的扛鼎之作,我有幸爲之力薦。
——盛鬆成 中國人民銀行調查統計司原司長、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研究院院長、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教授
現代市場經濟體系,是以貨幣爲交易媒介,以商品、勞務、運輸、餐飲、娛樂、金融、證券、期貨、信息、人工智等爲交易載體的一種複雜的擴展秩序。因而,從交易的視角探尋市場體系的深層基礎和運行機制,將會得出更真實、更深刻、更接近現實世界理論圖景。王振營仁兄,幾十年鍥而不捨地進行理論探索和縝密思考,先後寫出了《 交易經濟學原理》 (第一版、第二版和英文版)。這部《交易經濟學》,更是在他之前著作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了他的理論框架,更加邏輯清晰並通俗易懂地闡發了他的交易經濟學的原理和思想,實爲經濟學理論的一大創新。《交易經濟學》的問世,也使20世紀偉大的奧地利經濟學派的經濟學家弗里德里希·馮·哈耶克晚年提出的要建立起一門“Catallactics”(指自由市場的“交易學、交易經濟學”)的夢想變成了現實。
——韋森 國家哲學社會科學一級教授、復旦大學經濟學教授
這是一部具有較強思想性、可讀性和跨學科屬性的著作,體系龐大,視野宏闊,內容豐富。該書的 一個主要貢獻是將隱伏於經濟學發展歷史上的交易經濟學思想脈絡進行了系統化、顯性化。整體而言,王振營研究員的交易經濟學理論體系探索可匯入現代經濟學在中國的發展與創新,其中蘊藏着大量的真知灼見,對於推動中國的經濟理論建構與發展具有一定的價值和意義。
——田國強 上海財經大學持聘教授
《交易經濟學》是一部原創性的經濟學著作。其一,它從整體交易體系的產生和動態演化角度來考 察經濟體系的演化,不同於主流經濟學的靜態供求均衡範式,研究視角獨樹一幟,令人耳目一新;其二,它深入揭示了交易系統演化發展的內在規律,提出交易勢分佈、交易空間分佈和交易方程等許多新的學術命題,值得學界深入討論和研究;其三,從交易體系動態和網絡化演化角度,重新認識經濟體系的一般均衡、經濟增長、經濟週期、價格波動等經濟學最重要的課題,爲彌合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之間的鴻溝開闢了一條新路。王振營先生數十年如一日,始終圍繞交易經濟學這個基本主題辛勤耕耘,上下求索,並取得豐碩成果,他的治學態度和問學精神令人敬佩。
——向鬆祚 《新資本論》《新經濟學》作者
精彩試讀
前言
美國著名經濟學家約瑟夫·E. 斯蒂格利茨在《不平等的代價》的前言中提出這樣的問題:爲什麼對於多數美國人而言,美國經濟體制是失敗的?爲什麼不平等加劇發展到今天這個地步?美國作爲世界經濟最發達的經濟體,號稱 “山巔之城”,一度被稱爲人類的“自由燈塔”,爲什麼經濟體制會失敗?美國經濟體制曾經被美國政治學家福山認爲是人類社會幾近完美的終極性體制,如果 它會失敗,世界上還有哪個國家的經濟體制是成功的?
在當今世界上,儘管日益嚴重的兩極分化問題早已成爲阻礙人類社會健康 發展的沉痾頑疾,但在主流經濟理論有關均衡理論的精緻模型裡,卻很難找到 有關不平等和兩極分化的系統論證。事實上,令人們困惑的經濟學問題還遠不止這些,交易系統最終演化的結局是什麼?人類社會是否能夠永遠保持增長? 這些問題都是擺在經濟學家面前的終極之問。
經濟理論所面臨的困境向人們表明,主流經濟理論並不是已經完備的理論 體系,甚至對人們普遍關心的重要經濟問題也都無法給出迴應。這就說明,主流經濟學的視角不是唯一可能的選擇,在主流經濟學之外,還應當存在其他不同的觀察視角。通過選擇新的視角,我們可以得到更多有價值的經濟學知識。馬克斯·韋伯(Max Weber)早在一個多世紀前就曾警告人們,不要讓自由主 義的政治經濟學矇蔽了眼睛,單一視角是危險的。他說:“當一種看問題的方式 如此自信地一往無前時,那就已經有落入幻覺的危險,即高估了自己這種視角 的重要性,尤其是把一種只具有相當限定性的視角當成了唯一的視角。”今天看來,馬克斯·韋伯的警告對經濟學家們有非常重要的啓示。
交易經濟學以交易系統爲研究對象,通過對交易概念的拓展,將人類社會所有經濟活動整合到交易系統中;以預期收益最大化作爲交易主體行爲的基本 假設,以交易主體在不完全信息背景下的有限理性作爲前提,揭示了交易系統的不穩定性特徵和交易勢兩極分化的天然傾向;揭示出自由市場制度下,市場“無形之手”不可能長期維持對資源的有效配置;缺少政府參與和制度約束的自由競爭,必然導致財富分配的兩極分化、市場壟斷、法律和正義被操控等社會 沉痾。
交易經濟學與主流經濟學具有相互補充的關係。主流經濟學對交易系統的 研究着重於運行機制;交易經濟學的研究着重於演化規律。兩者在時間維度上各有側重,從而構成了有關交易系統的完整圖景。從整個人類經濟社會演化進程的角度來看,主流經濟學的時間維度屬於短觀範疇,理論分析是在經濟結構 保持基本穩定的前提下進行的,研究的注意力聚焦於經濟變量之間的相互作用。而交易經濟學着眼於交易系統大尺度的演化進程,屬於遠觀理論範疇。作爲以人類經濟社會爲研究對象的理論,交易經濟學與主流經濟學分別對交易系統在 不同時間維度上進行研究,互補性是顯而易見的。
在應用方面,主流理論在分析、預測市場方面具有突出的優勢,能夠通過衆多經濟變量的邏輯關係構建起精確的、涵義清晰的經濟模型,對於理解經濟 變量之間的因果關係非常方便。交易經濟學的優勢在於揭示交易系統的基本特 徵以及推動交易系統演化的內在動力和機理,包括交易系統穩定性問題、交易系統兩極分化的演化趨勢問題、交易級聯形成的內在成因以及交易態在交易系統中如何相變以及傳播擴散等。這些問題對於我們理解人類經濟社會的運行, 對於如何通過制度安排和政府管制實現社會穩定、和諧、高效發展是至關重要的。但是,這些問題在主流經濟學的研究視野中卻沒有作爲重點。
交易經濟學並非僅僅提供處理複雜經濟現象的方法論,而是構建了完整的經濟演化理論體系。交易經濟學對交易系統的五個維度進行研究。一是交易系統的緊緻性維度。用於描述交易系統內部主體之間的關聯和相互作用的強度。緊緻性具有很強的演化特性,伴隨着交易系統持續演進,交易系統的 緊緻性呈上升增強趨勢。交易系統緊緻性增強,意味着交易系統的非線性特 徵得到強化,線性理論在描述、分析具有強緊緻性的交易系統遇到的困難更 爲突出。二是交易系統的網絡狀結構維度。多層次複雜的內部結構是所有複雜系統存在的基礎,交易系統作爲超複雜系統同樣不能例外,交易系統的內 部結構呈現網絡狀,這種網狀結構我們稱爲“交易網絡”。交易網絡具有複雜的聚合結構、鏈接結構和時限結構。交易網絡是交易經濟學研究交易系統的基本工具,通過對交易網絡上交易社區的研究,揭示出在交易系統內部,交易主體與整個交易系統實現鏈接和相互作用的機制;揭示出個體與環境的信 息交換機制。三是交易系統的交易勢分佈結構維度。交易勢是對交易主體在 交易網絡上重要性的量化描述。交易經濟學接受無處不在的差別現實,將交易主體的差異化作爲分析的邏輯起點,揭示出伴隨着交易系統的演化,交易勢分佈向兩極化方向發展,交易主體存在優勢積累現象,在交易系統演化的 大尺度上,邊際收益遞增處於主導地位。四是交易系統的交易態分佈結構維度。交易狀態是交易主體的重要交易特徵,在交易決策中發揮重要作用,交易系統的交易態分佈,將直接影響交易網絡的循環率水平,最終成爲影響經 濟增長速度的重要因素。處於交易網絡上的交易主體,受到來自四面八方的 交易流、信息流的影響和制約,交易主體的交易態既是網絡環境的結果,又是引發網絡環境改變的動力。交易態在交易網絡上傳播、擴散,形成交易網 絡交易態分佈演化的節奏,在交易系統運行中以經濟週期樣貌呈現出來。五 是交易系統的交易空間結構維度。交易系統的每個交易主體都有屬於自己的 交易空間,交易空間的大小反映了交易主體在交易系統中的地位,交易空間 越大,表明交易主體的地位在交易系統中的地位越高。這種由交易主體的交 易空間定義的空間分佈結構隨着交易系統的演化持續不斷地調整改變,有些 交易主體的交易空間不斷擴張,而另一些交易主體的交易空間則會持續收縮。交易空間不同的演化態勢構成了交易系統演化的生動畫卷。
在對交易系統特徵的挖掘方面,我們深入討論了交易系統均衡的內在機制 以及誘發交易系統偏離均衡的各種成因。研究發現,交易系統具有自發偏離均 衡的動因,交易主體的資產負債表在交易活動中不斷更新和重構。交易約束持續變化,這就決定了交易主體在每個時間步上的佔優策略必然發生改變。大量交易主體同時實現佔優策略的完美匹配,僅僅是無數種概率事件中的一種,屬 於小概率事件。由此可見,處在完美曲線上運行屬於交易系統的非常態,而偏 離均衡纔是交易系統的常態。研究同時發現,交易系統自發迴歸均衡的能力是 有限的。當交易系統的有效匹配度低於某個臨界值時,交易系統便喪失了自發 調節的能力,形成極點駐留現象。交易系統屬於弱穩定系統,其穩定性非常脆 弱,均衡局面極易被打破。
交易系統並不完美,存在天然的缺陷。由於交易系統的自發極化傾向,自由競爭的結果無法實現帕累托最優,更無法實現社會福利最大化。這就意味着人類社會不可能僅僅依靠不受約束的自由競爭市場體制實現其發展的終極目標。
在經過對交易系統多維度、大視角的研究基礎上,交易經濟學採用不同於主流經濟學的理論範式,分別構造了經濟週期模型、經濟增長模型和交易定價模型。在這些主流經濟學深耕的領域,交易經濟學提供了一個全新的視角,拓寬了人們對經濟現象的認知空間,增進了對這些現象的理解深度。
交易經濟學爲我們提供了這樣一幅經濟運行圖景:交易網絡將數量衆多的交易主體聯繫起來構成交易系統,無數交易主體持續不斷的逐利行爲推動着交易系統演化,以實現其在資源配置功能和交易效率兩方面的增強;而交易系統的演化反過來又重塑了交易主體,迫使其在行爲和內部組織兩方面及時調整以適應交易系統的新變化。交易經濟學以預期收益最大化原理爲起點、 以演化博弈論爲工具,全面地描述了交易主體在各種複雜場景下的行爲特徵。揭示了交易系統從簡單的交易社區到複雜的分層結構、相位結構和聚合結構 的演化過程。完整地展現了“簡單產生複雜”的邏輯過程,這是交易經濟學 的重要學術貢獻。
坦率地講,交易經濟學並沒有發現令人吃驚的“經濟真相”,無論是交易系 統的弱穩定特徵,還是均衡態與帕累托最優的背離,在主流經濟理論或不同流 派的理論中均有所涉及。從這個角度來講,交易經濟學幾乎算不上新的理論。與主流經濟學有所不同的是,交易經濟學以交易的視角對交易系統進行系統研 究,以不同的邏輯路徑得到了衆多已有的結論,這些結論原本分散在不同的學 術流派或主流經濟學的不同分支學科中。在交易經濟學的視野下,出現了邏輯一致性更強、更爲自然明瞭的認知圖景。
交易經濟學的主要理論貢獻是以演化的視角考察了交易系統演化的過程以 及終極結果。這種全域視野爲我們提供了人類社會演化發展的整體趨勢。經過細緻的邏輯論證,交易經濟學證明了“完美經濟制度不存在”的結論。證明了任何經濟制度都需要在實踐中持續不斷改革、優化,對基本制度進行修正和調整。只有如此,才能持續維護交易系統健康穩定運行。交易經濟學不可能定律 從根本上破除了人們尋找完美經濟制度的幻想,破除了人們通過構建完美製度, 畢其功於一役地解決社會發展可能出現問題的幻想。
《交易經濟學》是《交易經濟學原理》的姊妹篇,兩書各有側重。《交易經濟學原理》側重於交易經濟學的思想理念,側重於對經濟系統及經濟現象 的哲學思考以及交易經濟學概念體系的構建,具有涵蓋廣闊的特點,可以看作是交易經濟學理論的緣起。《交易經濟學》則側重於量化分析和論證,側重於理論架構的嚴謹性,是交易經濟學理論的系統化。在方法上,《交易經濟學》廣泛採用博弈論方法,包括論證分析和模型構建。博弈論的廣泛使用強化了交易經濟學理論的微觀分析基礎,使交易經濟學具有更爲堅實的現實根基。
《交易經濟學》對《交易經濟學原理》中提出的一些概念做了進一步提煉,力圖做到在概念使用上更加精簡、在邏輯上更爲嚴謹,刪減了與邏輯主線關係不甚密切、缺少後期應用場景的概念;調整了交易勢的含義,將交易勢概念應用於衡量交易主體的競爭能力,不再應用於交易強度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