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評/破解卡脖子 開放、競爭、政府導引

旺報社評

TikTok公司CEO周受資在美國衆議院出席聽證會一事,正在國際輿論場發酵。雖然他被「拷問」的場面與之前Facebook創始人祖克柏等在美國參議院被「盤問」的場景頗有類似,但這畢竟是第一次有來自大陸的科技公司CEO直接面對美國國會質詢,從側面反映出大陸這些年發展新興產業已取得相當成效,部分企業已具備與世界頂尖公司競爭的能力,招致美國忌憚與打壓。

未來產業 大國博弈領域

實際上,以人工智能、區塊鏈、量子技術、航太科技、綠色低碳等爲代表,具高成長性、戰略性的未來產業,已經成爲大國博弈的關鍵領域。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重構全球創新版圖和經濟結構。一方面,在量子、新材料等基礎研究領域,各國科學家實現了多項重大突破,爲未來產業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另一方面,重大科技成果的轉化和商業應用模式的創新,使得以新能源、人工智能、衛星互聯網等爲代表的新興產業變革加速演進。譬如已有3千多顆衛星在軌運行的「星鏈」(Starlink),顯示天地一體化通訊網路已進入新階段;席捲全球的元宇宙風口,不斷吸引國際科技巨頭投入重金;最近爆紅的ChatGPT,也預示人工智慧的顛覆性未來。

近年,先進國家不斷深化激勵措施,企圖在關鍵領域搶佔先機。美國連續兩年在政府研發預算優先事項中,列出未來工業、能源環境、航太科技等領域的基礎和應用研究;歐盟先後發表《歐洲新工業戰略》、《工業5.0》戰略,支持發展對歐洲未來工業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關鍵技術;日本最近兩期科技創新基本計劃中將基礎領域的AI技術、生物技術、量子技術、材料技術,以及應用領域的環境能源、健康醫療、空間、海洋等作爲發展的重點領域,並提出量化目標。

近十年來,大陸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持續發展,部分領域已取得全球影響力,如新能源汽車構建了完整的產業鏈,產銷量穩居世界第一,大陸還建成全球最大的5G網路,並逐步拓展在工業、交通、製造等多個行業的融合應用。在中央層面,大陸將類腦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術、未來網路、深海空天開發、氫能與儲能等前沿科技和產業變革領域,作爲前瞻佈局未來產業的重點;地方政府根據地域特色,推出不同的產業推進政策,包括具體的產值目標。如上海謀畫五大未來產業集羣,並設定到2030年未來產業產值要力爭5000億元人民幣。

科技創新 激發創造活力

但是,當前國際局勢動盪加劇,歐洲各國與美、加、日等,都明顯加強了技術出口管制,鼓勵製造業迴流,以增強產業競爭力和地緣政治戰略自主性。以大陸爲主的新興經濟體與以美歐爲主的先進經濟體,在人工智能、基因技術、新能源等關鍵領域的競爭勢必進一步加劇,大陸想在未來產業與歐美國家並駕齊驅甚至一爭高下,至少有3個關卡亟待突破。

首先,中美博弈大背景下,科技「卡脖子」現象嚴重。大陸強調科技自立自強,但高水平開放必不可少,如何繼續吸引外資,尤其高科技跨國公司,是破解「卡脖子」的方法之一。大陸過去以市場換技術,現在要以制度性的開放、更好的經商環境來留住和吸引外資。從近期大陸高層與跨國公司高管的頻繁互動來看,大陸在這方面的決心明顯,但在具體的政策執行上還需要落實。

其次,產業要靠科技創新,必須充分激發企業活力與個人創造力。政府有爲,市場也必須有效,才能讓公司充分自由競爭,在未來產業領域既培育出掌握關鍵資源和核心技術的龍頭企業,也創造讓大中小、上下游企業能夠共生的生態系統,形成開放包容、層級豐富的未來產業體系。

未來產業週期長、投資大、見效慢,政府必須加以引導。大陸各地都在搶快投入未來產業,但由於對未來產業的理解不一,在某些細分領域也有重複佈局,難免會使財力、智力、資源等過於分散,亟待中央層面的規畫協調,避免重複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