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評/兩岸愈緊張 產業愈需要合作
旺報社評
賴政府就職後,兩岸敵意螺旋上升,不但政治軍事對抗更激烈,原本緊密的經貿往來也出現逆轉。隨着大陸終止ECFA部分產品關稅減讓,傳出中鋼考慮提出反傾銷調查的消息,藉以反制大陸鋼鐵業低價傾銷。更不用說,原本衆所期待的陸客來臺觀光全面開放,現在看來也遙遙無期。
民間發揮緩衝功能
所幸兩岸檯面上陷入急凍,檯面下的民間交流卻炙熱如火。光是6月就有多場重量級兩岸交流活動,在北京、上海、重慶、成都及長沙等地盛大舉行。譬如旺中媒體主辦的第11屆滬臺研討會,邀請兩岸150位專家學者共同參與,針對低碳循環與智慧健康等議題,商討兩岸合作的可能性。2024兩岸青年峰會日前在北京登場,吸引超過1300名臺灣青年與會。
民間與官方不同調並非壞事,面對官方的不作爲或無作爲,兩岸需要民間力量扮演橋樑角色,發揮緩衝功能,纔有機會消弭日漸升溫的敵意螺旋,特別是在民進黨主政下,雙方缺乏互信基礎與溝通管道,官方關係愈走愈疏遠之際。
經濟是兩岸關係非常重要的一環,近年卻出現衰退的趨勢。根據國貿局統計,2023年兩岸貿易佔臺灣對外貿易比重下滑到28.6%,寫下10年新低。經濟部投審司數據亦指出,2023年臺灣對大陸投資金額30.4億美元,只有2010年巔峰時期的2成,更是2002年以來新低。兩岸貿易及投資退潮,對照臺灣兩年來欲振乏力的經濟表現(2022年2.59%、2023年1.28%),應存在一定的關聯。
這代表無論是避免兩岸脫鉤,或是維繫臺灣經濟動能,除了常態性的經貿文化交流外,兩岸產業合作至關重要。一方面,兩岸產業各具優勢及互補性,確實有很大的合作空間;另一方面,可以藉此深化兩岸經貿與產業鏈結,擴大雙方良性互動基礎,同時化解彼此分歧。而這正是當下兩岸關係修復,最爲欠缺的元素。
以目前最受關注的電動車爲例,臺灣受限於政策及法令規定,無法開放大陸整車、底盤及若干零件進口,但未禁止大陸品牌汽車在臺組裝販售。大陸電動車產業發展成熟,價廉物美極具競爭力,中華汽車抓住契機,2022年與大陸上汽集團合作,透過散裝組裝模式導入上汽知名品牌MG系列,在臺組裝銷售。
兩岸產業良好示範
也就是說,中華汽車從大陸上汽進口相對便宜的汽車零件,在臺設置生產線重新組裝銷售,再以國產車姿態打入高度競爭的臺灣汽車市場,果然在市場掀起旋風。根據交通部統計,今年前5個月,MG品牌系列汽車銷量達10020輛,一舉躍升至全臺第6。而且,6月上市的全新國產純電動車MG4,售價不到百萬,更是引發熱烈迴響,銷售成績可望再創高峰。這樣的模式,不僅替中華汽車帶來豐厚利潤,也爲兩岸產業合作做出良好示範。
兩岸產業合作範例不僅於此,6月中旬臺積電大陸南京廠正式取得美國無限期豁免授權,可持續爲大陸半導體供應鏈廠商提供成熟製程產品,這也是另一種兩岸產業優勢互補的合作模式。特別是對目前正積極尋求產業轉型升級的大陸方面來說,儘管臺積電提供的不是先進製程產品,但成熟製程在車用領域的廣泛使用,以及半導體制造人才的引進與培育,都有助大陸產業升級轉型步調的提升。
馬政府時期,兩岸曾經透過產業搭橋專案,建立良好互信的合作基礎,也爲兩岸經濟做出相當貢獻。更重要的是,隨着兩岸產業合作加深,經濟鏈結更爲密切,全世界沒有人擔心臺海爆發戰爭,兩岸產業與經濟關係密切,是兩岸和平的保障。值此兩岸關係緊張之際,主政者需要好好思考,如何對2300萬人民最有利,方法可能很多,但絕非一味抗中保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