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週刊/陸版《那些年》17天橫掃28億秘密
文/康育萍
「你致青春了沒?」最近,中國大陸最熱門的話題不是好萊塢電影《鋼鐵人三》,而是一部成本不到前者二十分之一的小清新文藝片《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以下簡稱《致青春》)。它被稱爲中國版的《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只花了人民幣六千萬元(約合新臺幣二億八千八百萬元)拍攝,上映十七天,票房逾人民幣六億元(約合新臺幣二十八億八千萬元),而《鋼鐵人三》上映十二天,票房爲人民幣五億七千萬元;但其實,《鋼鐵人三》有3D、IMAX加持,票價約人民幣八十到一百五十元,只推出普通版的《致青春》,用不到二分之一的票價,卻衝出與《鋼鐵人三》勢均力敵的票房,可見其高人氣。一部講大學校園裡「女追男」的愛情電影,爲何能超越張藝謀、陳凱歌等知名導演作品,成爲中國觀衆眼中的「現象級」大片?「很多觀衆是哭着走出戲院,」政大廣電系教授陳儒修說,這部片打中成千上萬中國人的苦悶心理。根據《中國新聞週刊》報導,《致青春》會紅,正是因爲它講出中國曆經改革開放、經濟崛起下的小人物心聲。電影中,男主角從小過慣苦日子,一心想要出人頭地,等到他踏進大學校園,開始戀愛,但當畢業驪歌響起,最終因爲前程,與情人分手、各奔東西,直到十多年後,功成名就了,纔想找回年輕的戀愛感覺,卻早就人事已非。對中國七○後、八○後來說,他們就是《致青春》的主人翁,他們可能窮過,也跟着國家「富起來」了,成爲社會中堅分子,但眼看中國經濟發展後所帶來的問題,像是貧富差距、政府舞弊、環境污染、禽流感……,即使現在比過去富裕,卻也更悶了。就像片中女主角的一番話:「青春就是用來懷念的。」大學宿舍、帆布鞋、BB Call……,正好抓住了懷舊情感,讓這些三、四十歲人,找到了宣泄的出口。回顧今年中國破億國產片,包括《一○一次求婚》、《分手合約》、《北京遇上西雅圖》等,全都是中、低成本的愛情電影,其中《北京遇上西雅圖》票房達人民幣五億元,比起投資人民幣一億七千萬元,票房連六千萬都不到的古裝片《忠烈楊家將》,小片反而立大功。早在上映的一年多前,《致青春》就在新浪微博設站,記錄籌備、拍攝、製作過程,平均每日發佈五.三條訊息,上映後,每日最多可達四、五十條。加上趙薇人脈廣,陳坤、黃曉明、郝蕾等大咖力挺,讓口碑快速擴散,於是一部被稱作「中國十年來最好的青春片」就此誕生。「連擅長古裝大片的陳可辛都拍《中國合夥人》了,郭敬明的《小時代》也接着上映,內容說的都是年輕人的奮鬥故事。」黃茂昌說,對現在的中國電影人來說,抓住新一代觀衆的眼球,就等於掌握近五成市場,這種電影只會越來越多。《致青春》橫掃人民幣六億票房,宣告中國電影改朝換代,未來,該如何在總票房超過人民幣一百七十億元的中國市場分一杯羹,就看誰能讓八○後、九○後掏出錢來。
【 更多報導 】
這就是臺灣?!人很好,但沒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