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青論壇》兩岸競合 臺灣能博「不輸」(王中強)

臺積創辦人張忠謀:臺積電優勢得來不易,盼守住護國神山。(資料照)

最近在工作的時候,收到某家客戶的投訴與申請,內容大概是認爲我們提供的圖像感測產品,其感測模塊的平整度並不均勻,進而導致在整機發貨給終端使用者的時候,使用者所拿到的產品成像並不理想,所以客戶退回大部分的產品,希望我們能夠儘快提出改善方案及說明。

這個客戶是一家2020年位列財富世界500強企業前100和福布斯世界100強企業前20名的美國公司臺灣能夠與其媲美的企業,估計也就是臺積電和鴻海能夠排得上號,足見該客戶在世界上的影響力還是非常大的,如果能夠得到這間公司的訂單,無疑是種對自己產品的肯定與背書,是向其他同質性客戶宣傳的一張名片,而且這家公司還貢獻了我們近三成的營收,可見他對我們公司的重要性。

各級主管因爲這件事情無不天天開會,希望能夠給客戶最好的用戶體驗、工程師們也忙着設計實驗,以找出問題的癥結點所在,而操作員也是不斷加班生產要補給客戶的產品。有意思的是,各主管層對於客戶退回這幾批產品的處置方式,存在很大的分歧,有主管認爲應該全部照單全收,所有的損失自己賠上,也有主管認爲可以把退回的產品拿來做均勻度測試,如果均勻度是比較好的,可以再次返修,然後以低價或者直接送給該客戶的方式,作爲重新定義平整度規格的籌碼

贊成照單全收的主管們,希望的是不管如何都要守住這個重要的客戶,畢竟我們在做的產品並不是業界唯一,也並非擁有獨霸世界的技術,如果這時候其他同行的競爭者願意提供更優惠的方案,那麼我們很有可能會痛失這個大客戶;而希望透過返修調價或是返修贈予給客戶的主管們,則是希望能夠減少自己公司的失血,透過部分讓利的方式,贏得一些與對方談判空間,進而達到win-win的局面

雖然現在上層還沒有討論出個對外一致的策略,但這個發生在商場事件上的小型博弈,卻讓我聯想到現行臺灣和大陸間,政治意識形態上的對立。據臺灣財政部4月9號的報導,臺灣在3月的出口額達358.9億美元,創歷史單月新高,同比增長27.1%,寫下連續9個月正增長的記錄。臺灣財政事務主管部門分析稱:受惠於國際經貿活動復甦,科技類產品受新興科技商機支撐,表現持續暢旺,傳統產業貨品出口也隨原物料行情上揚、市場需求回升而持穩,加上去年同月受疫情影響基期偏低,使3月出口年增率放大至雙位數。這些財報數據似乎在訴說臺灣後疫情時代下的經濟還是十分強健的。

然而,更值得我們去探討的是這些數據背後的增長是從何而來,臺灣3月對大陸與香港的出口值再創單月新高,年增率爲35.5%,是與美國、東協、歐洲、日本等五大市場出口年增長規模中最高的,從歷年兩岸的經貿數據來看,臺灣不論兩黨誰來執政,對於大陸的貿易順差都在逐年加大,這似乎不大符合李登輝執政時所提出的戒急用忍、行穩致遠的對陸政策。

受到各種天災人禍影響,世界各國看到了自己對臺灣半導體產業的高度依賴,但是偏偏臺灣近來也遇上疫情、缺水、地震和廠房失火等問題層出不窮,對於原有的訂單都還要延期交貨、新添的訂單都需要加價生產,使得各國開始想要減少對臺灣的半導體依賴,尤其是這種被視爲ICT和AIOT等先進技術發展基石的產業、各國也不希望完全落得需要他人幫助生產才能發展的境地,於是英國、印度、越南、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大陸和美國等地都加大對半導體領域的投資,尤其是美國的企業,開始大量赴以色列設廠英特爾、谷歌、亞馬遜和蘋果等世界級公司都已經和以色列合作開發新一代半導體相關技術。

曾經在半導體產業廝殺的日美兩國,更是於日美首腦會談確認,將在共同開發下一代通信等尖端技術和強化半導體等供應網領域攜手合作,希望藉此建立日美半導體同盟,以增大各自在半導體領域的絕對話語權。而大陸近幾年也是馬不停蹄地在半導體領域尋求獨當一面的機會,舉凡一切設計、製造、封測、設備、原材料和耗材等,大陸都在有計劃性的穩步發展,而這些舉動都對臺灣最重要的半導體產業帶來極大的的挑戰與影響,臺灣最能夠震撼世界與對岸的王牌,似乎漸漸變得不那麼靈了,尤其是當對岸的經濟和軍事等總體實力的大幅成長,都對臺灣尋求win-win的機會越來越小。

以前蔣中正蔣經國的時代,臺灣的經濟騰飛軍事實力也不俗,還有美日等國的科技後援,這時候想要尋求與大陸win-win的空間,肯定是最佳的窗口期,但是那個時候的機會已經錯過了,不論人口、領土、科技、軍事還是經濟,大陸都已不在臺灣之下,再想要win-win的局面,恐怕不大符合現實。南北韓兩國面積差不多,而且一個具有經濟優勢,另一個則有軍事優勢,雙方都有各自值得一提的籌碼,兩國是最有可能做到win-win的國家,但是至今兩者依然難以達成共識,更何況現在臺灣和大陸在體量上的差距之大,想要達到win-win的可能性就更難了。

就如同我們公司和該客戶之間的關係一樣,對方在商場上的影響力之大,兩者的實力對比高低立判,即便我們的技術也不弱,但在商場上,誰都想和世界級玩家做朋友,更何況它還是自己的金雞母,在外交、政治上也是如此,誰都想和影響力大的人交朋友,畢竟大樹底下好乘涼,還能時不時得到什麼好處,對於現階段兩岸的發展差異,臺灣只能單方面依靠日美的馳援和發聲,這顯得更加被動與力不從心。

既然難以達到win-win,那我們何不去尋求一個not to lose的機會,利用現在臺灣還有的一些產業優勢、較具競爭力的科技,以及各領域的軟實力來與大陸談判,讓合作多過競爭,爲自己贏得更多籌碼和空間不是更好的選擇嗎?

(作者爲大陸半導體業臺籍員工)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