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頭凹陷」是癌嗎? 醫3招教你辨:看能否輕易拉回來

▲「乳頭凹陷」是癌嗎?醫3招教你辨:看能否輕易拉回來。(圖/示意圖達志影像

記者嚴雲岑臺北報導

乳癌女性癌症發生率的第一名,雖然發生高峰期在40至65歲,但無論是否過了25歲即有可能發作。乳癌徵兆可從多方面判斷,乳頭凹陷也是警訊之一。北醫附醫乳房醫學中心主任杜世興表示,民衆可從以下3點判斷,若符合危險因子,應及早就醫。

杜世興提到,天生的乳頭凹陷在青春期就能出現,可能發生在單側,也可能發生在雙側,只要稍微推擠,乳頭便可以輕易拉回原位

至於乳癌的乳頭凹陷,則是在乳癌完整發育後纔出現,有時會造成乳房組織結構變形病竈腫塊可能使凹陷的乳頭不容易拉出,且大多發生在單側居多,尤其是在凹陷的乳頭下方摸到硬塊更要小心

最後,杜世興提到,乳癌發生在單側的機率較高,很少同時出現在雙側乳房,若兩側乳房皆摸到「對稱」的硬塊組織,無需太擔心,且乳癌只要及早發現,預後狀況大多良好。

爲了預防民衆因自我檢測錯誤解讀胸部硬塊,加上自己摸到硬塊時,通裳已經是具轉移能力的侵襲性乳癌。杜世興建議,20、30歲以上的女性,應每2至3年到醫院專科醫師進行檢查,40歲以上頻率應提高到每年一次。檢查方式以觸診或其他影像診斷方式爲主,再隨着臨牀觀察,決定是否要做乳房斷層掃描切片等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