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皮膚上「小痣」會變癌嗎? 醫教你「ABCDE」辨識法
▲我皮膚上「小痣」會變癌嗎?醫教你「ABCDE」辨識法。(圖/臺北榮總提供,取自美國皮膚科醫學會網站)
一名50多歲的工安人員,因長期曝曬在陽光下,以致從小長在臀部的巨大黑痣發生癌變,癌細胞轉移到胸腔、肺部,目前正接受免疫治療。醫師提醒,有先天性黑色素痣的病人,後續發生黑色素癌的風險也可能隨着痣的大小上升而增加,民衆可依循「ABCDE」五準則,若發現痣有變異,應儘早到醫院檢查。
臺北榮總皮膚部主治醫師李政源表示,先天性黑色素痣在約百分之一的新生兒發生,初步可依照大小的不同來加以分類,大於 20公分稱之「巨大型」、1.5-19.9公分爲「中型」、小於1.5公分則爲「小型」。
雖然研究顯示,大於20公分的先天性痣,有較高機率轉變成惡性黑色素癌,但中、小型先天性痣也並非完全安全。李政源提到,臺灣黑色素癌的盛行率約十萬分之一,每年約新增200多名個案,其中有6成爲肢端黑色素瘤,主要長在手掌、足底及腳趾尖等部位,因較難發現,確診幾乎都爲第三或第四期癌。
▲臺北榮總皮膚部主治醫師李政源說明黑色素癌。(圖/記者嚴雲岑攝)
該如何分辨是否有「痣變」?李政源表示,可依循ABCDE五準則辨別:
A(Asymmetry 對稱性):若痣的左右、上下不對稱,表示有一邊的生長速度快過一邊。需要特別注意。
B(Border邊緣):良性的痣邊緣圓滑,境界分明,有問題的痣可能邊緣缺一角、或突起、或呈鋸齒狀,或是沒有明顯分界,例如黑色褪成灰色然後又消失不見。
C(Color 顏色):良性的痣顏色均勻,但如果痣深淺不一,有不對稱的多種顏色,或外圍有白的一圈等,就要注意。
D(Diameter 直徑):直徑若大於0.6公分的痣,要特別留心。
E(Evolving 改變):痣的本身產生任何變化,快速隆起、擴大、顏色變化、新症狀如出血、癢,可能就是有問題的痣。
李政源提醒,無論是原有或新生的黑點,當發現有「ABCDE」的變化時,就要儘速就醫。如果有黑色素癌家族史、或從小特別容易長出黑痣的民衆,全身「痣數」大於50顆時,更要特別小心。民衆平時也應應養成防曬習慣,若懷疑痣發生變化,可到醫院讓醫師做皮膚鏡檢查,平時也可用相機或手機明確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