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可以指定繳稅給地方? 繳稅給故鄉還送土地


文/特約撰述 福澤

時至5月,又到了繳稅的季節。過去大家或許多少都有聽過媒體討論政府財政赤字問題,其實我們鄰近的日本中央地方財政也都負債嚴重,2017年度已經高達1,300兆日圓,佔日本全國GDP的250%!不僅如此,接下來的20年間,日本許多道路橋樑等公共建設進入必須面臨全面翻新的使用期限,再加上住民的健康保險費用,地方政府明年的赤字將會是今年的2.6倍。這些問題因少子化及高齡化更加深刻,將成爲日本國內經濟隱藏的最大危機預計10年後日本將會有1/3的地方自治體會因爲無法付出公共建設以及維持費用而自然消滅。

臺灣和日本的稅務制度有個最大不同,就是會根據每個人居住地另外徵收「住民稅」,像從長野縣出身,卻住在東京工作的年輕人,就必須繳一筆費用給居住地的東京都,作爲公共設施的使用維持費。但這種制度卻造成許多偏鄉人口大量外流,徵不到稅使得地方政府沒有辦法薪水公務員窘境

爲了解決這個問題,2006年開始有人提議,可不可以讓地方出身現在卻生活都市勞動力,可以指定將住民稅繳給自己的家鄉,於是出現把個人住民稅指定支付到自己家鄉的「ふるさと納稅(繳稅回老家)」的制度。

準確的說,這不是一項「稅務」制度,而是一種透過「捐贈」可以等額扣除每年個人住民稅。用意是希望透過同額捐款,把過度集中於都會區的住民稅分流到地方,紓解地方財政困境。地方爲了鼓勵捐稅,還會準備一些謝禮,像是當地特產牛肉海產農作物等等。整套系統不但可以紓解地方財政困境,還可以促進地方特產活化

不過,這些看似美好的結構,實施了十年之後,卻發生爲了爭奪納稅人的捐款,每個地方自治體在準備「謝禮」的工夫上煞費苦心。有的甚至把市政府管理的無主土地拿出來當謝禮,還有遊戲公司與地方自治體合作,捐款送遊戲點數卡,甚至還有從法國買高檔的紅酒香檳當成謝禮。

日本總務省看到這樣的狀況,開始限制謝禮必須是當地企業所生產商品,而且單價不能超過捐款的三成。但馬上引來地方自治體的反彈:「我們就是什麼都沒有,怎麼拿東西出來當謝禮呢?」

原本希望藉由納稅人愛鄉土的「心情」,能夠把稅金從都會分流到地方都市的想法,被一本本厚厚的謝禮手冊替代,大家精算着繳了多少錢,可以拿到最大的謝禮。雖然最初的美意不在,但爲了地方生存,也難怪地方自治體每年仍絞盡腦汁生出更吸引眼球的謝禮,來攫取納稅人的地方稅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