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權不應公投決定 龍應臺:保守不是罪,只是價值觀不同

圖文/鏡週刊

合一大選結束,平權公投挫敗,作家龍應臺則在臉書上表示,她不認爲保守勢力贏了,因爲人權本來就不應該靠公投決定,沒有擔當的政府才躲在公投後面,用公投做擋箭牌,但這次公投創造了一個前所未有的討論平臺臺灣人進行了一次最大規模的辯論和溝通,我們所需要的,是更多將心比心的互換位置,更有信心的往前邁進。

龍應臺認爲,臺灣公投的結果意味着從2019年5月24日開始,同志愛人仍可以帶身分證區公所辦理結婚登記,公投所爭執的不是同志有沒有權利進入婚姻,而是用哪一套法律來落實同性婚姻,是修改既有民法,還是另立專法

龍應臺指出,人權本來就不應該靠公投來決定,我們可以用公投來決定要不要「驅趕所有境內外國人」嗎?沒有擔當的政府才躲在公投後面,用公投做擋箭牌。

但這次公投創造了一個前所未有的討論平臺,讓普羅國民聚焦辯論同性議題,可能從來不關心這個議題的人都被碰觸到了,她強調「保守」不是罪,「保守」也不一定錯,只是知識領域不同,生活經驗不同,造成價值觀不同。

自詡「進步」的國民,包括她自己,想改變某些根深蒂固的傳統價值,就不能認爲自己站在「進步道德制高點」,居高臨下,俯視「保守」草根,而是要用最大的耐心溝通、講解、說明和懇求。

她也肯定這次公投讓臺灣人進行了一次最大規模的辯論和溝通,很多造假資訊錯誤觀念和正反雙方邏輯態度都亮在陽光下,這是整體公民社會的進步。龍應臺認爲,1094萬人中有338萬人支持徹底的婚姻平權,1093萬人中有350萬人主張性平教育,如此幅度的支持,是巨大的。很多人默默努力了幾十年,沒有白費

她表示,如果很多長輩宗教信仰者投下反對票,那是因爲他們的生活體驗歷史情感、價值認定,和新一代不太一樣。但是長輩不是敵人,信仰總有同理,他們是值得溝通的同胞。我們所需要的,是更多將心比心的互換位置,更有耐心的持續溝通。

更多鏡週刊報導【一鏡到底】我老給你看 龍應臺【龍應臺番外篇】龍應臺:不要讓妳兒子變成沙發上的一袋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