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運故事|西藏攀巖資格賽場上的三張面孔

(原標題全運故事|西藏攀巖資格賽場上的三張面孔

新華社拉薩5月22日電 題:我的全運故事:西藏攀巖資格賽場上的三張面孔

新華社記者王沁鷗

全運會羣衆性項目的資格賽正在全國如火如荼地進行。西藏攀巖資格賽日前在拉薩落下帷幕,共有13支代表隊的55名選手參加了比賽。這55張面孔並不能都出現在全運會的賽場上,但每張面孔背後,都有與全運會、與體育有關的一段故事。

“想問自己,爲什麼這麼愛攀巖”

和所有喜歡戶外運動的人一樣,22歲的阿旺江村有一張瘦削黝黑的臉龐。他是西藏大學旅遊學院的學生,但他最熱愛的,卻是攀巖。

“有時也想問自己,爲什麼這麼愛攀巖。”阿旺江村第一次上攀巖課就攀到了巖頂,那種俯視全場的成就感,讓他無法忘懷。

男子難度賽決賽中,許多參賽者都在一個扁平的小面積巖點折戟,阿旺江村是全場第一個征服那個點的選手,他認爲這是因爲自己“練得很刻苦”。

“平時上課忙,只能課後去練一兩個小時。”爲了練習耐力,阿旺江村會給自己規定在巖壁上連續攀爬的時長,現在已經達到了20分鐘。“有時身體會累到不受控制地掉下來,但你就是得堅持。”

他同樣想堅持自己在攀巖上的追求:“攀巖已是亞運會、奧運會項目,現在又進入了全運會,前景會越來越廣,我想在攀巖培訓領域創業。”

對於是否能參加全運會,阿旺江村笑稱沒有太多期待。但全運會給了他競技場之外的機會,賽場下,他常與攀巖同好和業內大咖們交流,探討關於攀巖的夢想

“戶外創業在西藏仍是小衆的職業選擇。”說起這些時,阿旺江村的臉上似乎有一絲對未來的擔憂,但也盡是期待,“我也感覺很幸運,能做自己愛好的事。”

“沒覺得比賽有什麼不同”

9歲的丹喬央宗正在換牙,微笑時,她那兩顆剛長出沒多久的門牙露出來,讓她看起來就像一隻靦腆的小兔子

丹喬央宗是少年組小選手之一,看起來瘦小稚嫩的她已有兩年攀齡。她的舅舅舅媽都是國內頂尖的攀巖選手。

圖爲參加比賽的大姐姐在幫助丹喬央宗(前右)繫好少兒攀巖安全帶

與在巖壁上揮灑汗水十餘載的前輩們不同,面對記者“爲什麼練攀巖”的發問,丹喬央宗只會說:“就是鍛鍊身體呀。”而被追問爲何喜歡攀巖時,她靦腆地笑,忽閃着大眼睛不知怎樣回答,似乎對於她來說,在巖點間自由攀爬,並不需要複雜的理由。

難度賽開始了,等待出場的丹喬央宗與小夥伴們扔起了石子,比着誰能砸中腳前方的一個巖點。扔石子扔膩了,她又和同伴比試起了下腰,結果卻沒撐住躺在了地上,咯咯地笑了起來。

比賽中,丹喬央宗輕鬆到頂。賽後,記者問她“累不累?”“緊不緊張?”,她搖搖頭,慢吞吞地說道:“我沒覺得比賽有什麼不同呀。”

畢竟,這個小姑娘每週末都會與巖壁相伴,提起週一要上學時,她還有點不想離開攀巖場。

但當被問起未來是否想參加全運會,像舅舅、舅媽一樣成爲全國冠軍,小姑娘卻不再害羞:“嗯!”她點了點頭,又露出了兩顆門牙。

“爲了全運會,也是爲了推廣攀巖”

這是一張在全國攀巖界鼎鼎大名的面孔——索朗加措,26歲,2011、2012年兩屆全國攀巖錦標賽男子難度賽冠軍,現任西藏攀巖隊教練隊員。他此次沒有參賽,充當起了賽事組織者和保護員的角色。用他的話說:“比賽是爲了全運會,也是爲了推廣攀巖。”

“從娃娃抓起,是普及一項運動最有效的方法。”索朗加措指着現場龐大的家長助威團說,“孩子能帶動一個家庭的積極性。”

孩子們與全運賽場無關,卻是這次資格賽的主角。記者甚至還遇到了自己孩子不參賽仍帶着全家觀賽觀衆

索朗加措也一直在圍着孩子們轉。賽前,他蹲在地上爲小選手穿戴安全帶:“小朋友要穿全身的安全帶,穿戴起來比較複雜。”他一邊細心調整着鬆緊一邊說。之後,他又拿着名單和小板凳給孩子們安排出場次序:“來,你是最後一個,坐好哦!”

這個全國冠軍,儼然一副孩子王模樣

從攀巖鞋、攀巖服,到安全帶、粉袋,小運動員們的比賽裝備都由西藏攀巖隊免費提供。少年組比賽的路線設計,攀巖隊也花了不少心思。

“這次比賽的競技水平不是頂尖,但賽場氣氛嘛……”索朗加措又回頭看了看歡樂的現場,“不輸給任何一場國際比賽。”

圖片:晉美多吉

編輯:盧羽晨

簽發:徐徵

(原標題:全運故事|西藏攀巖資格賽場上的三張面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