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芯片公司誕生!市值21萬億,頂3個臺積電,它憑啥能贏?

不論是智能手機、電腦,亦或者是電冰箱、電視,都需要芯片進行驅動,芯片是電子設備的“大腦”“心臟”。

隨着全球芯片應用場景不斷增多,芯片市場迎來繁榮,競爭愈發激烈,全球最大芯片公司應運而生。

它作爲全球最大的芯片公司,市值高達21萬億元人民幣成功登頂,是臺積電市值的三倍之多。

不論是英特爾、高通還是AMD,在它面前都會黯然失色。

多年前從硅谷走出的美籍華人黃仁勳,一步步創建屬於自己的商業帝國。

這家全球最大的芯片公司便是英偉達,由黃仁勳一手創辦。

鮮爲人知的是,英偉達創立初期一度面臨破產危機,如今卻搖身一變成爲全球最大的芯片企業。

那麼黃仁勳究竟是如何在短短几十年時間內,令英偉達取得如此輝煌成績的呢?

一、英偉達的創辦

說到英偉達的成功,其創始人黃仁勳十分勵志的成長經歷以及創業經歷便無法避而不談。

作爲英偉達這艘商業巨輪的舵手,正是憑藉黃仁勳的敏銳商業感知,令英偉達趕上時代發展的風口,取得如今的輝煌成績。

黃仁勳出生於中國臺灣省的臺南市,其父親與母親都接受過高等教育,人生起點相比較普通人來說要更高。

黃仁勳的父親是一名化學工程師,工作十分繁忙。

而黃仁勳的母親則是一名人民教師,母親前衛的教育理念,是促使黃仁勳成功的重要原因。

在黃仁勳九歲的時候,父母便將他送到美國進行學習,由於家庭條件一般,只能居住在較爲便宜的寄宿學校之中。

但生活的貧窮並沒有打擊到黃仁勳的自信心,反倒是令其愈發發奮圖強,在學校中學習成績始終位列前茅。

而彼時正處於電子計算機起步階段,黃仁勳對於計算機產生強烈的好奇。

他在1983年從俄勒岡州立大學畢業之後,選擇前往斯坦福大學進行深造,並在1990年獲得電子工程碩士學位。

畢業之後的黃仁勳憑藉紮實的專業知識,先後在AMD以及LSI Logic公司內從事芯片工程師工作。

也正是在工作過程中,他結識了柯蒂斯·普里姆和克里斯·馬拉科夫斯基。

三人對於芯片均有着濃厚的興趣,並且認爲PC圖像芯片大有可爲。

但該觀念在彼時的美國芯片市場並未引起重視,三人認爲這是一個寶貴的商機。

於是在1993年,黃仁勳與兩位好友正式成爲合夥人,創辦了英偉達,黃仁勳的商業帝國版圖正式拉開序幕。

英偉達創業之初只有四萬美金的啓動資金,三人便是用這四萬美金,研發出英偉達的首款3D圖形芯片產品。

英偉達創業初期難以找到願意與英偉達進行合作的夥伴,彼時業界對於圖形芯片並不看好,英偉達的首款產品遭遇碰壁。

甚至後續黃仁勳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英偉達距離破產只有30天。

但就是在最後的時間內,黃仁勳找到了願意與他合作的商業夥伴,令英偉達的發展重回正軌。

那麼英偉達是如何從競爭激烈的芯片市場脫穎而出,並逐漸發展成全球最大芯片企業的呢?

二、英偉達的崛起與繁榮

1994年,隨着意大利半導體企業SGS- Thompson與英偉達達成貿易合作伙伴關係,英偉達的發展逐漸步入正軌。

次年,英偉達推出首款圖形芯片產品NVIDIA NV1。

該芯片在當時的業內,無論是視頻加速還是3D渲染都處於一流水準,一經問世便引發半導體芯片行業的熱烈討論。

NVIDIA NV1的高水準,令諸多投資公司看到了英偉達的發展潛力。

於是紅杉資本與西瑞雅風險投資先後入股,成爲英偉達的“天使投資人”,並且幫助其開展了首次融資。

後續英偉達發展愈發順利,並在1997年推出了3D處理器RIVA 128,僅僅是出售前四個月銷售量便高達百萬臺,收穫巨大成功。

芯片生產是一種軟硬件結合的項目,英偉達主要負責芯片的設計,但芯片生產、封裝則是外包給其他企業。

這是因爲芯片封裝需要光刻機輔助,並搭建生產線,投資較高且工序繁瑣。

英偉達芯片設計的成功,吸引臺積電的注意。

黃仁勳從中牽線搭橋,令英偉達與臺積電在1998年達成盟友合作關係,開啓了數十年的合作之旅。

在此後英偉達開始佈局產品網絡,在2006年推出GPU架構“CUDA”,並在之後推出超級計算機,對於科學研究領域做出貢獻。

2008年英偉達向手機芯片領域進行跨界,開始推出旗下的平板產品、觸控筆等。

2012年英偉達發展理念再度迎來轉變,開始向人工智能方面轉型。

英偉達對於人工智能發展十分看好,但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下顯得十分“另類”。

但憑藉黃仁勳獨特的商業嗅覺,其後續推出的高級駕駛輔助系統,隨着新能源電動車行業的火爆而大放異彩。

2021年,元宇宙概念興起,英偉達開始搭建AI生態網絡,爲全球各領域的AI系統搭建提供硬件支持。

這使得英偉達大獲成功,並一躍成爲全球最大的芯片企業。

在今年的6月份,英偉達股價漲幅3.5%,市值高達3.3335萬億美金,超過蘋果公司與微軟公司,成爲全球市值最高的企業。

此後英偉達的市值多次波動,進入9月份以來再度迎來增長,憑藉高達21萬億人民幣的市值,成爲全球最大的芯片企業。

而對於黃仁勳本人來說,其資產總值也高達千億美金以上,成爲全球最有錢的富豪之一,全球首富或將是黃仁勳未來努力的目標。

英偉達的成功,與AI產業的繁榮有着直接聯繫。

芯片訂單的暴漲促使英偉達股價迎來上漲,但與此同時也對於英偉達的供應鏈提出挑戰。

作爲如今全球市值最高的芯片企業,英偉達未來發展面臨哪些難題,又該如何保持行業競爭優勢呢?

三、英偉達面臨的挑戰與未來發展展望

英偉達目前的市值是臺積電的三倍,二者自從達成合作關係以來便共同發展,成爲全球芯片市場中的兩家“巨無霸”企業。

儘管英偉達與臺積電的合作是互利共贏,但二者未來合作同樣面臨挑戰。

黃仁勳多次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AI芯片仍舊供不應求。

爲避免供應鏈緊張局面的出現,英偉達或將擴大供應鏈,與其他芯片製造企業達成合作。

黃仁勳之所以想要擴大供應鏈,主要出於兩方面的因素考量。

其一便是臺積電近年來並不算順遂的發展之路,或將成爲英偉達再創輝煌的阻礙。

相較於英偉達隨着AI芯片的發展迎來繁榮,臺積電則顯得有些掙扎。

先是受到美國芯片限令影響,損失華爲等重要合作伙伴。

又是赴美建廠受挫,芯片產能下滑,美國承諾的政府補貼也並未如期兌現。

而且美國高昂的勞動力成本以及水電資源價格,導致芯片製造成本迎來上漲。

臺積電爲保障自身的經濟效益,只能採取漲價的方式來穩定市場,漲價行爲可能會導致英偉達與臺積電的合作出現裂痕。

英偉達擔憂單純依靠臺積電無法滿足未來英偉達不斷增長的市場訂單需求,因此想要擴大供應鏈,避免“將所有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

而英偉達擴大供應鏈的第二個原因,則是效仿蘋果公司,獲得供應鏈議價主動權,提高經濟效益保證英偉達的未來長期發展。

其中像是韓國的三星、美國美光等企業,都成爲英偉達合作的備選方案。

儘管英偉達想要擴大供應鏈網絡,但並不意味着與臺積電終止合作。

畢竟除了臺積電,沒有其他企業短時間內能夠滿足英偉達需求的龐大產量。

但對於臺積電的未來發展來說,也需要對於發展路線進行重新規劃,避免喪失掉英偉達供應鏈中的主體地位。

結語

英偉達憑藉創始人黃仁勳敏銳的商業嗅覺,自從創立以來產值不斷提升。

今年9月份其市值再度迎來增長,市值高達21萬億人民幣,是全球最大的芯片企業,市值是臺積電的三倍,發展前景一片廣闊。

AI芯片的火爆,是促使英偉達成功的主要原因,而隨着AI芯片需求量的不斷增長,英偉達迫切需要擴張供應鏈。

臺積電近年來遭遇發展窘境,未來或將難以滿足英偉達生產需求,在英偉達供應鏈中的地位將迎來下滑。

英偉達的成功對於全球各大科技公司帶來啓示,唯有堅持科學技術的不斷創新,掌握不可代替的核心競爭技術,堅定企業理念,才能收穫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