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切不影響病情、可移除 病人脫離呼吸衰竭也可說話

▲蘇英傑醫師指出,長期臥牀病人之所以需要氣切,是因爲氣切能讓他們更舒適、更容易照顧,因維持生命系統插管是十分不舒服的,而且放久會傷害聲帶影響說話功能。(圖/記者林悅攝)

記者林悅/南市報導

奇美醫學中心胸腔外科醫師蘇英傑指出,要不要「氣切」每天都在加護病房上演,或許是因爲在某些民衆的就醫經驗中,看到躺在加護病房、慢性照護病房長期照顧的病人中,有相當比例的病人都帶着氣切,使用呼吸器維生,進而讓民衆將氣切與長期臥牀的印象聯想在一起,成爲了一個倒果爲因的既成印象,氣切做了就一輩子都拿不掉,躺在牀上,這是錯誤的迷思!

蘇英傑醫師舉案例說,一名年青男子騎車貪快發生車禍,腦內出血意識不清楚,插管住在加護病房一星期,雖然生命跡象穩定,但意識仍迷迷糊糊,看來短期內不會清醒,媽媽來探視總是以淚洗面,醫師建議家屬做氣切,平日一語不發的爸爸聞言馬上跳起來,「做氣切不就變廢人了嗎?聽說氣切一輩子都拿不掉,不要氣切!」經過他的溝通說明,家屬同意做氣切。

蘇英傑醫師指出,長期臥牀的病人之所以需要氣切,是因爲氣切能讓他們更舒適、更容易照顧,因維持生命系統的插管是十分不舒服的,而且放久會傷害聲帶,影響說話功能。長期臥牀的病人另有病因的,氣切並不會造成病人病況的任何變化,更遑論造成病人長期臥牀。

▲氣切是用來替代插管的管路,從頸部皮膚另做一切口,直接將氣切管插入氣管,氣切管的功能其實跟口咽插管的功能一模一樣。(圖/記者林悅攝)

那氣切到底是甚麼呢?氣切是用來替代口咽式氣管內管(就是民衆比較熟悉的插管)的管路,從頸部皮膚另做一切口,直接將氣切管插入氣管,氣切管的功能其實跟口咽插管的功能一模一樣。雖然多了個頸部的傷口,但在手術後的一個星期內,頸部傷口的疼痛就會消失,事實上比口咽插管要來得舒服許多。

口咽插管,是經由口腔插入一個約略珍奶吸管這麼粗的一個人工管路,用來維持呼吸道使用。我們都知道咽喉是非常敏感的區域,平常喝口水,嗆到就會咳個半天了,這麼粗大的一支人工管路就經由咽喉插進氣管裡,有多麼不舒服光用想的都覺得難過。

除了刺激難過之外,口咽插管要進入氣管時會經過聲帶,聲帶是我們賴以發聲的結構,這麼粗大的一個人工管路經過聲帶,並且插管的時間有多久,壓迫聲帶的時間就有多久。時間只要久了,聲帶以及驅動聲帶的肌肉必然受損,一旦聲帶受損,輕則聲音變沙啞、喝水容易嗆到。嚴重則會造成聲帶完全麻痹,一旦聲帶完全麻痹,那真的是一輩子都無法脫離人工管路了,最好的選擇也只有做氣切提高脫離呼吸器的機會

若要說有些病人做了氣切就得要使用一輩子的原因,倒真的不是因爲做了氣切引起的,反而有許多是由於太晚做氣切,導致聲帶已經完全麻痹所造成的,可說是得不償失。關於何時是做氣切的適當時機,Tonkin與Harrison教授在1966年所做的研究就證實,長期口咽插管,聲帶受到永久性損傷的機會達到13%。雖然目前並未有全球一致的治療準則,但多數的治療指引都認爲,對於短期內無法脫離呼吸器的病人,1星期建議做氣切手術來保護聲帶是明智的決定。

由於臺灣民情還無法接受非常早期的氣切手術介入,奇美醫學中心醫療團隊的建議是, 短期內無法脫離呼吸器的病人,1至2星期間建議做氣切,但如果是腦傷或其他確定長期依賴呼吸器的病人,插管1星期就建議做氣切。

蘇英傑醫師說,除了氣切相較於口咽插管的舒適性,另一件民衆很在意的事情是氣切能不能移除? 其實氣切是可以移除的,只是民衆不常見到這種狀況,所以纔會有氣切做了就是一輩子的這種誤解。其實在原發造成呼吸衰竭的疾病治療好,病人呼吸衰竭情形解除,並且恢復到能夠自行咳痰之後,氣切管路就可以移除。

氣切管一旦移除之後,氣切傷口會自行癒合,一般會於5-7天內完全閉合,若未自行閉合,往往是由於氣切使用時間很久,表皮已經向內生長並與氣管內皮接合在一起,此時可以做手術閉合傷口。

民衆常常有的另外一個疑問是「做了氣切就沒辦法說話了? 」,事實上這完全也是一個誤解,正確的陳述是「呼吸衰竭使用呼吸器的時候沒有辦法說話」,不論是口咽插管或氣切,在使用呼吸器的時候,由於管路前端的氣球都要充氣,以避免呼吸道內部空氣的散失,所以不會有氣流通過聲帶,自然也不會發出聲音。並且口咽插管一直頂着聲帶,聲帶也絕不可能震動發出聲音。

但,只要病人做了氣切並能脫離呼吸器,可以實現自主呼吸,就有機會能夠說話。而且,不只能說話,只要病人聲帶沒有壞掉,不會嗆到,病人即使帶着氣切,也能夠從嘴巴東西,過上接近平常人的生活。

蘇英傑醫師強調,總結來說:氣切只是氣管插管的一種替代管路,不影響病情;只要病人不再需要氣切,氣切可以移除;氣切病人一旦脫離呼吸衰竭,可以說話;氣切病人有機會可以從嘴巴吃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