棄保效應變幻莫測

(合成圖/本報系資料照)

總統大選峰迴路轉,藍白合破局沒有帶來非綠陣營的末日,反而因爲協商過程的表現及副手的選擇,侯友宜支持度上升,柯文哲滑落,侯、柯距離拉遠了,賴、侯距離拉近了,出現先期的棄保效應。賴清德再也不能躺着選了。

藍白合不歡而散,民意支持度藍上白下。依據TVBS民調中心最新調查結果是:民進黨賴蕭配支持度34%、國民黨侯康配31%、民衆黨柯盈配23%。美麗島電子報24日以後民調結果類似:賴清德31.9%、侯友宜30%、柯文哲26%。鏡新聞民調結果近似:賴蕭配30.5%、侯康配28.7%、柯盈配22.1%。ETtoday民調雲25日公佈民調,賴蕭配以34.8%排名第一,侯康配爲32.5%排第二,僅落後2.3個百分點,在誤差範圍正負2.72%之內,柯盈配21.2%排第三,顯著落後。

民意支持度基本態勢爲:綠持平、藍成長、白消弱。一方面顯示賴清德民意支持度碰到天花板,始終上不去;侯友宜緩步成長,漸有威脅賴清德的態勢;柯文哲下滑,面臨邊緣化危機。賴清德要勝選首先必須突破天花板,其次必須藍白的蹺蹺板維持平衡,沒有出現大規模棄保效應,侯、柯平均分食非綠大餅。

目前非綠的侯長、柯消趨勢如果持續下去,侯友宜贏的機會在於賴突破不了天花板,同時藍白蹺蹺板不再左右平衡,朝侯友宜一邊傾斜,也就是產生徹底的棄保效應,選票向侯集中。

侯康配上升趨勢對國民黨勝選有助益,柯盈配成軍後沒有成長,面臨邊緣化危機。爲了不被放棄,民衆黨會將重心放在年輕人,因爲柯文哲始終是年輕人最支持的候選人,民進黨第二,國民黨慘不忍睹。這代表支持民衆黨的年輕人心態是「反綠但不可能挺國民黨」。

站在民衆黨立場,「棄白保藍」要防,「棄白保綠」也要防。因爲年輕人棄保可能會變成「棄白保綠」,對國民黨選情不利,但對柯影響很大,他們對民進黨也很不滿,所以柯要盡力留住他們。民衆黨希望棄保效應不會對自己造成太大傷害,因爲期待藍白合的藍營選民迴歸之後,還留下來挺柯的,應該就是鐵桿的,他們堅信柯還會贏。

國民黨打賴不理柯,希望促成藍綠對決,邊緣化柯文哲;全面動員基層,以70餘位立委候選人以及15位縣市長爲主力,與民進黨形成緊繃情勢,鎖住國民黨的本土票與基本盤,與民衆黨拉開距離,爲最後的棄保鋪墊基礎。

藍白配破局,民進黨大樂,認爲選戰更好打,基於避免出現棄保效應的策略,要使侯、柯保持平衡,哪邊高就把他壓下去。

國民黨勝率提高,尤其是趙少康戰力強,加上不分區立委以人氣王韓國瑜掛帥,立法委員提名頗獲好評,再加上佔比3/4的縣市長與38名立委以及各種組織力量的全力輔選,如果全黨上下團結一心,進一步提出穩定兩岸和平、有效打擊貪腐,發展經濟並降低貧富差距,帶給年輕人新希望的訴求與政策路線,則必能擴大爭取中間選民,與賴清德一拚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