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外交部把各國慰問當大內宣 黃奎博:若動員外交人員促成需拿捏分寸

國民黨秘書長黃奎博。(林至柔攝)

臺鐵太魯閣號嚴重事故外交部印度外交部首次對臺重大意外事件公開慰問,具重大意義,遭藍營批評「慘劇竟被當成大內宣」。曾任外交部研究設計委員會主委的國民黨副秘書長黃奎博表示,上週是部分西方國家復活節」假期,據經驗要在短短2天獲得各國慰問,往往需要我國駐地外交人員積極聯繫,但「這有點像是要外交人員去說明臺灣鐵道安全的不堪,其實需要再拿捏一下」。

黃奎博說,傳出外交部拿外國政治人物的慰問當成「大內宣」,事實上,從蔡英文總統現場時的發言,可以推出蔡政府可能真的想把這件事與外交部連在一起,順便轉移一些焦點

黃奎博指出,蔡英文在事故的隔天花蓮慰問家屬,看稿講話時不提究責,卻提「接獲各國政府的慰問」等語,等於希望告訴臺灣民衆,此次非天災造成的重大事故,外國政界人士紛紛以各種管道表示悼念與慰問,臺灣又被世界看見了。

太魯閣號事故後2天,外交部表示,截至該日中午爲止,接獲來自友邦理念相近共計92個國家及國際組織、745名政界人士及友人,向我國表達慰問。

黃奎博表示,事故發生該周是部分西方國家的「復活節」假期,根據經驗,要在短短兩天左右獲得友邦及非友邦國家領導人外長國會議長等的書面網路慰問,往往需要我國駐地外交人員的積極聯繫,若遇長假期,更是要人情才行。

黃奎博表示,那些外國政治人物見到如此多的傷亡,通常不會拒人於千里之外,只是,如果是動員外交人員促請他們發文,「有點像是要外交人員去說明臺灣鐵道安全的不堪,其實需要再拿捏一下」。

國民黨國際事務部副主任何志勇指出,民進黨政府有可能是想要測試邦交國或理念相近國家的館處,動員力道究竟如何,但最好應該要留在進洽支持參與國際組織等重要外交事務之上,更要累積善意才能換得對方的配合,不然我們不知又要付出多少,才能再換得一次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