壞情緒其實很有用!說出你的心情感受 好處多多

說出你的情緒,好處多多。(示意圖/shutterstock提供)

面對情緒的方式,決定了你是誰!生活中的問題從沒少過,各種情緒也隨着大大小小的狀況被引爆。然而大多時候,我們都選擇了錯誤的應對,導致身心俱疲。

想想看,你是不是也像這樣:壓抑憂慮,不斷告訴自己「沒問題」;或是過度強調積極樂觀,反而使人試圖壓抑憂鬱,成爲背景運作的APP,造成頭痛、失眠、記憶衰退,直到某天情緒爆發。

不過《壞情緒,變好事的5堂正向心理課》一書作者安娜貝爾.岡薩雷茲認爲,壞情緒也可以是好事,爲什麼?只要換個想法,你會發現,壞情緒其實很有用。

精彩書摘

大部分的人都不是心理治療專業人士,因此我們首先要做的,是要了解用言語表達個人情緒的益處。我們大腦有這樣的功能,也就是負責思考與反省區域(在頭腦的前端部位前額葉),以及和情緒比較有關的區域(位於腦中央的邊緣系統)會互相平衡。

現代的大腦研究,已經展現了不同大腦區域之運作模式的驚人的影像。直到不久前,我們都還只能看到它們的形狀,但現在我們已經能夠看到它們的活動狀態,何時運作與何時休息。因此,發現到邊緣系統可以透過反省自身感受的意義而被啓動,便能更清楚地瞭解自己的情緒。然後,當我們爲這些情緒命名時,邊緣系統便會平靜下來。

在一項功能性磁振造影的研究當中也顯示了,當受試者看見令人不安的影像時,他們的杏仁核(邊緣系統的一部分)便會被啓動。那些有能力爲自己的情緒命名的人,杏仁核的活動性會降低,這是在那些不允許自己這樣做的受試者身上不會發生的。

向他人表達自己的情緒有很多的好處。藉由解釋自身情緒,我們會重述事情的經過,並重整對於重要事情的記憶;也就是說,能幫助自己使情緒轉移到可以用來學習的檔案當中,如此記憶的處理就完成了。

除此之外,這也拉近了彼此之間的關係,有些特定的感受在我們分享後,會讓彼此得到共鳴;當我們向對方表示自己內心的感受,即便他沒有經歷過相同的事情,也能夠接受、理解。每當我們談論自己所發生的事,其實都能一起學習到一些,有關情緒管理的新知識,這對我們彼此都有益處。

和別人分享感受,除了有助於自己進行情緒調節外。它還能夠有以下幫助:

● 使我們感到安慰(這對悲傷的情緒有幫助)。

● 在我們生氣時釋放壓力(和朋友發牢騷可以舒緩許多)。

● 讓自己找到那個經歷的意義(這對於消化它很重要)。

● 使我們提出新的觀點(重新定義一件事情)。

● 在我們不知所措時,找到責任歸屬。

● 讓自己降低羞愧感。

當然,如果我們是那種什麼都藏在內心的人,上述方法反而會觸發我們的所有警報。表達情緒對這樣的人來說,雖然沒有危險,但卻是不重要的或不舒服的事。相反地,如果我們是那種總是需要別人安慰的人,則對於別人的反應會過度地敏感,對於任何排斥、不理解或批評的訊號都會變得非常地脆弱。

分享情緒產生的效應,也和我們交談的對象有着很大的關係。根據不同的人,可能有同理、理解、取笑等不同反應;當對方處理不好自身情緒時,可能會選擇避開話題,或是也可能被我們的情緒狀態所影響。

聆聽的品質次數更重要,例如:在手術之前聊聊自身感受,可以讓自己在手術之後感覺更好。但對太多人講沒有用,而是要和我們覺得能理解自己的人講。也難怪有句俗話說:朋友不用多,真心的幾個就夠。對這些少數的摯友,最好能儘量的分享我們的情緒世界。擁有一個良好的情緒調節系統,不代表全都要靠自己,選擇向誰求助很重要。

另外,一些社會普遍無法接受的議題,有時要聊它便會很困難。我們可以根據對方對這個議題的信念,或者聊天時機與背景,視狀況分享情緒。若是談得不順利的話,也不用太在意。別選擇和不瞭解我們的人聊,也別從最困難的議題開始。最好和身邊的人從生活小事開始練習。只要簡單地在對話當中插入:「我今天感到……」讓我們談論情緒時,不會變得太像外星人。我們也可以問問對方的感受如何,然後試着設身處地專心聽對方說。只要從身邊尋找能夠進行這種對話的人,然後慢慢練習,最終會成爲這領域的專家

【作者簡介】

安娜貝爾.岡薩雷茲

Anabel Gonzalez

精神科醫生、心理治療師犯罪學專家。曾任歐洲創傷與解離學會(ESTD)理事成員、西班牙動身重建法(EMDR)協會副主席,目前就職於拉科魯尼亞大學醫院(CHUAC)。

多年來,她不斷地爲其他的專家進行教育培訓,是經認證的EMDR治療培訓師、CHUAC的合作教授,以及西班牙國立遠距教學大學EMDR心理治療碩士班客座教授。着有多本相關專業書籍,並指導過許多相關主題研究。

《壞情緒,變好事的5堂正向心理課》/方言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