拚觀光財 新疆牧民錢景看漲

新疆木村圖瓦族人運用馬拉雪橇拉乘旅客。(記者陳柏廷攝)

世居喀納斯的圖瓦族人班曾近年轉型經營民宿,收入了逾20倍,可謂新疆脫貧的見證者。(記者陳柏廷攝)

世居在新疆喀納斯的圖瓦族人。(記者陳柏廷攝)

新疆觀光資源豐富,經營旅遊運輸公司韋鬆直言,新疆這幾年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記者陳柏廷攝)

新疆禾木村是熱門的觀光景點當地圖瓦族人運用「馬拉雪橇」拉乘旅客,讓遊客體驗雪地馳騁的快感。 (記者陳柏廷攝)

大陸預計今年底力拚14億人口脫貧,而儘管新疆位處大西北,但是由於境內旅遊資源豐富,也讓「觀光」成爲新疆脫貧的最大利器。旅遊民宿如雨後春筍大量出現之餘,當地牧民生活條件、「錢景」看漲,過去養牲畜一年最多人民幣1萬,如今經營民宿一年至少20多萬(人民幣,下同)起跳,年收入至少翻了20倍。

爲了打贏所謂的脫貧攻堅戰,大陸從中央到地方各省市區可謂全面總動員」,新疆更是不落人後。事實上,隨着近10年來交通基礎建設全面到位,禾木村、喀納斯湖景區躍升爲全球熱門旅遊景點後,憑藉着「觀光財」,不只讓新疆在「脫貧」目標上繳出亮眼成績單連帶讓當地居民生活大爲改善。

在當地經營旅遊交通運輸的韋師傅,是俗稱的「疆二代」。當年退伍後,他原本是受僱當地旅遊業者,擔任旅遊觀光車司機,後來看準商機,他便邀集好友成立的旅遊運輸公司;新疆「脫貧」的經過,他可是都看在眼裡。

韋師傅指出,過去禾木村的對外道路還沒開通之前,禾木村真的是「世外桃源」,外地人不易去,當地世居的圖瓦族人出來也不方便,光要出大山一趟就得花上好幾天的功夫

人潮就是錢潮 牧民懂了

韋師傅說,10幾年前把路開通了,禾木村的遊客變多了,「有人潮,就有錢潮」,當地民衆的生活都大大改善外,每到旅遊旺季,一個月他就得戴遊客進出禾木10多回,即便是冬季也可跑上個6、7趟,荷包滿滿也讓他相當有感。

事實上,除了韋師傅外,世居在喀納斯的圖瓦族人班曾,也堪稱是新疆脫貧最直接的見證者。在喀納斯經營民宿的班曾就稱,過去當地的少數民族多是從事畜牧業,一年最多賣2、3頭羊,收入也就約萬把塊人民幣,收入不穩定成了生活最大的問題。

班曾說,後來在當地政府相關輔導下,看準喀納斯當地的觀光資源,決定轉型經營民宿,儘管民宿的房間數還不算太多,但是一年下來就可淨賺20多萬元,光是收入就翻了逾20倍,生活條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而不同於班曾自己轉型經營民宿,有不少圖瓦族人則是選擇將居住的小木屋,以出租的方式出租給民宿業者,平均下來一年租金收入甚至還可來到40萬左右。

擔任禾木村一家民宿與餐廳經營的木店長就說,其實目前禾木村的民宿很多都是外地民宿業者來經營,對當地的圖瓦族人不失爲一件好事,他們把部分房子出租,靠着租金收入還可以在城裡買一套房,生活、收入都變得更好,何樂而不爲。

傳統交通工具 玩出商機

木店長還稱,隨着禾木村的遊客越來越多,很多當地的圖瓦、蒙古族人腦筋也動得很快,就把過去「馬拉雪橇」這種傳統的交通工具變成是一種新商機,讓冬季前來遊玩的遊客可以體驗一下。

新疆「脫貧」的表現,其實數據會講話。據新華社報導,2019年新疆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萬4664元,同比增長5.8%,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萬3122元,同比增長9.6%,比城鎮居民收入增速快3.8個百分點,增速創2016年以來新高。

統計數據顯示,家庭經營淨收入仍是新疆農村居民的第一大收入來源。2019年新疆持續深化農業供給結構性改革,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農村居民人均經營淨收入6761元,同比增長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