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按摩業和八大行業切割 衛福部立民俗調理專法

腳底按摩行業規劃技術考試鄭鬱蓁攝影

衛福中醫藥司統計,從97年到106年,按摩、經絡調理民俗調理業,經法院判決案例中,以發生性騷擾和媒介性交易與性有關的判決爭議爲最多,佔了近三成,其次爲涉及醫療廣告、及爲密醫擅自執行醫療業務。衛福部將推動專法,未來包含個人工作室等,按摩業者都將強制登錄,並同步規畫完成整復推拿、腳底按摩技術士,預計2020年將上路

因「民俗療法」不得涉及醫療行爲,因此衛福部104年正名,包含傳統整復推拿業、腳底按摩業、按摩業、以及經絡調理業等四大行業統稱爲「民俗調理」,行爲僅限於傳統整復推拿、按摩、腳底按摩、指壓刮痧、拔罐、民間習用青草外敷料七項。

中醫藥司今天公佈民俗調理相關統計,四大行業中從業人員共約17萬人,以按摩最受國人喜愛,經濟部統計,至107年7月止,共有2千688家業辦理登記。

不過在民俗調理中發生發相法案判決中,以涉及醫療廣告違規最多,佔了26%;其次爲密醫擅自執行醫療業務,佔了20%;在其次是發生強制猥褻及妨礙性自主,佔了18%,其餘還有勞動僱用糾紛(9%)、引誘容留媒介性交易營利(9%)、業務過失傷害(9%)、不符建築使用類別(8%)。其中發生性騷擾及性交易的比率爲最高,達到27%。

衛福部中醫藥司科長蔡素玲直言,因按摩空間隱密,加上個人工作室林立,往往容易發生性騷擾等事件,或是出事後就跑了抓不到犯人,爲建置更完善的民俗調理法治,中醫司已經完成民俗調理業管理專法草案,明年八月送衛福部法規會。

蔡素玲表示,專法通過後,將強制四大業者都要完成登錄,出事不會再抓不到人,並將訂出按摩會館等業者必須聘用一定比例證照者,提供消費者更多選擇。

除了專法,中醫藥司同步規劃四大行業的證照,除了按摩業71年已經有丙、乙級技術士外;整復推拿已經完成單一級技術士,預計2020年開辦。腳底按摩則剛完成開發技術士證照,已經函送勞動部審覈。至於經絡調理業也已經建置職能基準

來自瑞士吳若石神父,來到臺灣台東教導原住民以腳底按摩做爲生計,已經長達42年,甚至拿到臺灣身分證,並長期協助衛福部推動職能導向課程以來。他笑說,以前腳底按摩都是在「虐待人」,現在不會了,是讓很多人「痛痛快」,而臺灣的腳底按摩現在是世界最有名,盼未來透過技術士讓業者有更嚴格的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