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內第二隻FOF募集失敗 爲啥賣不動?

每經記者:李蕾 每經編輯:趙雲

年內第四隻募集失敗的基金出現了。

6月13日,信達澳亞基金髮布公告稱,旗下信澳添泰穩健三個月持有期混合型基金中基金(FOF)於3月13日起公開募集,截至6月12日募集期限屆滿,該基金未能滿足備案條件,故基金合同不能生效。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統計發現,這是2024年以來募集失敗的第四隻基金,並且是第二隻FOF基金。

FOF爲什麼“賣不動”了?有公募高管對記者坦言,客觀來看,FOF從業人員與主動權益基金經理相比存在差距,良莠不齊的情況比較突出。“大家普遍低估了FOF的專業門檻,目前不少從業者其實也沒有透徹地瞭解什麼是FOF,怎樣把FOF的優勢發揮出來,如何更好地運作,自然也拿不出好的業績。FOF基金經理的位置越來越邊緣化,反過來也沒辦法吸引優秀人才加入,形成惡性循環。要想實現長遠發展,專業水平不足、人才稀缺等問題亟待解決。”

已有4只基金髮行失敗

信澳添泰穩健三個月持有期FOF的募集失敗,距上一隻公告發行失敗的產品剛過去一個半月。

根據基金文件,信澳添泰穩健三個月持有期FOF的投資目標是通過大類資產配置,投資於多種具有不同風險收益特徵的基金,尋求基金資產的長期穩健增值。擬任基金經理王奕蕾是一名資深資管人士,2012年入行在方正證券任固定收益分析師和基金分析師;2016年加入新華基金,任專戶FOF基金投資經理、基金經理、基金投資部總監;2022年9月加盟信達澳亞基金,現任FOF和養老投資部負責人。

Wind數據顯示,王奕蕾目前在管產品僅有1只,爲信澳通合穩健三個月持有FOF。任職回報爲-1.29%,在301只同類產品中排在第一百七十八位,此次擬發行的新產品也出現了募集失敗的情況。

Wind數據還顯示,2024年以來共有4只基金髮行失敗,分別是嘉實領航聚鑫穩健配置6個月持有FOF、農銀MSCI中國A股氣候變化、光大保德信先進材料混合基金和此次募集失敗的信澳添泰穩健三個月持有期FOF,而後者爲年內第二隻基金合同不能生效的FOF產品。

此外,2024年以來有超過20只FOF基金成立(按成立日計算),其中大部分是養老FOF產品,募集規模在2億元以下的發起式基金佔四成。年初至今亦有多隻養老FOF曾公告延長募集期,顯示出這類產品並不好賣的窘境。

華林證券資管部董事總經理賈志對記者表示,FOF發行失敗,主要還是市場低迷,投資者信心不足,認購意願較低;同時,在市場較弱的環境下,FOF的弱點就更加突出,包括不限於雙重收費、資產配置能力短期無法實現、無法實現絕對收益、業績又沒有彈性等,多重因素疊加之下,便出現了這樣的結果。

公募FOF規模連年縮水

2017年10月,國內第一隻公募FOF成立。

作爲公募行業創新產品的代表,FOF從發軔起就備受市場和投資者關注,也實現了基金數量和規模的快速增長。最新數據顯示,目前全市場公募FOF總數已經突破500只,達到502只,FOF總規模也早在2021年就突破了2000億元大關。

不過比較尷尬的是,自從2021年之後,公募FOF的總規模就出現連年下降的趨勢。根據Wind,截至2021年底、2022年底、2023年底、2024年至今,FOF 的資產淨值分別爲2222.41億元、1927.00億元、1554.73億元和1485.59億元,下滑趨勢明顯。

與主動權益類基金相似,業績持續承壓也被認爲是FOF規模出現下滑的主要原因。正如賈志所說,公募行業除了固收類產品外,大部分產品的規模都在下降,FOF產品相較其他產品更復雜更難理解,在沒有業績支撐,規模下滑就比較自然了。

從公開資料可以看出,FOF總規模出現下滑的拐點發生在2022年。這一年,全市場公募FOF的平均收益率爲-10.73%;而在2020和2021年,這一數字分別爲25.75%和5.34%。到了2023年,FOF的虧損有所收窄,爲-5.53%,似乎也沒能留住投資者的心,規模還在繼續下滑中。整體而言,隨着市場持續震盪,FOF規模也隨之不斷縮水,投資者參與熱情和投資熱度都在不斷衰減。

Wind數據顯示,截至6月13日,全市場仍有超過六成FOF產品自成立以來是虧損的。其中虧損幅度最大的一隻產品,成立不足三年已經虧了超過40%,看上去不太符合公募FOF“分散風險,降低波動和回撤”的特點與優勢。此外,全市場還存在大量總規模不足2億元甚至5000萬元的FOF,後續能否跨過這一生存門檻也要打個問號。

“目前的FOF發展不盡如人意,雖然有大環境的原因,FOF管理人也需要覆盤,定位爲全能選手,賺資產配置的錢,是否能夠實現?需要客觀瞭解投資者的需求,用工具性FOF產品先滿足一部分客戶的投資目標。”賈志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