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港訪視員與保母1:68 議員質疑負擔重

國民黨臺北市議員柳採葳10日指出,臺北市部分保母訪視員平均1人最多可能要負責探視68名保母,質疑負擔過重。(本報資料照片)

「剴剴」案發生後,保母訪視員的工作受到外界關注,國民黨臺北市議員柳採葳發現,訪視員的工作內容多又雜,其中負擔最重爲南港區,每1名訪視員負責保母數達68人,呼籲市府重新檢視訪視員工作量、研議增加人力。社會局長姚淑文表示,目前訪視員平均1人負責57案,尚符合中央人力比規定,會持續關注訪視員工作狀況。

柳採葳指出,兒虐案件遞增,保母訪視員是阻止孩子掉出社會安全網的最後一道防線;目前臺北市保母4249人,訪視員84人,平均每人訪視51位保母,平均案量57案。

雖然看似都符合比例,但細看各行政區的比例發現,訪視員平均訪視保母數,南港區68人、松山區63人、內湖區61人,3個行政區的訪視員負擔保母數不合比例,人力明顯不足。

柳採葳指出,訪視員的工作內容多又雜,從「剴剴」的第一次訪視紀錄可看到,包括托育狀況、幼兒互動、幼兒發展與飲食、與家長溝通情形、托育人員身心狀況,以及40項托育環境檢查紀錄等;「剴剴」案後訪視頻率增加,再加上其他行政庶務,訪視員恐難以負荷。

柳採葳呼籲,市府應儘速擬定訪視人員調薪案,並增加訪視員人力,降低訪視員、保母配置人數比,以各行政區每位訪視員負責案量降至50案爲目標,也應減少訪視員行政庶務,專心於訪視實務。

姚淑文表示,根據衛福部規定,訪視人員與居家托育人員人力比爲1比60,且超過比例30人時纔可再增加1名訪視員,目前平均負責案量爲57案,尚符合中央人力比規定;保母4249人並非全數都執業中,據統計目前僅2743人有收託,居服中心也未提出人手不足或反映負擔過重。

社會局說明,考量目前訪視人員流動狀況,應優先穩固人員留任率;訪視員資格多爲幼保及社工相關科系,現行薪資相較於公辦民營託嬰機構及社工師起薪較低,將優先調整訪視員薪資以網羅並留任人才。